带三四的成语有哪些
三和四的成语:1、张2113三李四[ zhāng sān lǐ5261 sì ]释义:泛指某人或4102某些人。出处:宋·王安1653石《拟寒山拾得》诗:“张三裤口窄,李四帽檐长。”例句:问:“如何是佛?”师曰:“张三李四。”2、再三再四[ zài sān zài sì ]释义:重复好几次。出处:《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再三再四拉他丛,他又跪下告了坐,方敢在底下一个凳子上坐了。”例句:我其实不回来了,两脚车上装七个人,也不必再三再四的了。3、挑三拣四[ tiāo sān jiǎn sì ]释义:挑肥拣瘦。出处:徐特立《让革命的红旗世代相传》:“他们一旦了解了过去的痛苦,就会懂得今天我们对工作挑三拣四是多么不对!”例句:他干活总是挑三拣四的,大家都不喜欢他。4、低三下四[ dī sān xià sì ]释义:形容态度卑贱低下也指工作性质卑贱低下。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你嫌这里乱鬼当家别处寻主;只怕到那里低三下四还干旧营生。”例句:那个被抓住的小偷~地请求人们饶了他。5、颠三倒四[ diān sān dǎo sì ]释义:(说话、做事)错乱,没有次序。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一日拜三次;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例句:做事最怕杂乱无章,说话最忌~。
带“三四”的成语有哪些?
1、捱三顶四 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3393737
(拼音):āi sān dǐng sì
(解释):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出处):《平妖传》第四回:“半仙到栅栏门首下马,也不进宅,径在堂中站着,众人捱三顶四,簇拥将来,一个个伸出手来,求太医看脉。”
2、重三叠四
(拼音):chóng sān dié sì
(解释): 形容多次重复。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二:“本朝建官重三叠四,多少劳扰!此须大有为后痛更革之。”又卷一百一十八:“经书中所言只是一个道理,都重三叠四说在理,只是许多头面出来。”
含有3和4的成语
含有三和四的成2113语有调三惑四、三番四5261覆、言三语四、拉三扯4102四、连三接四、挑三1653窝四、朝三暮四、条三窝四、重三叠四、巴三览四、低三下四、横三竖四、倒四颠三、朝四暮三、颠三倒四、三从四德、急三火四,等等。一、朝三暮四解释: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出自:现代鲁迅《坟·灯下漫笔》:“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比喻反复无常的人二、调三惑四解释:指挑拨是非。同“调三斡四”。出自:《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是弄非、调三惑四。”白话文:“烦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运这弄不、调三惑四。”近义词调三斡四三、三番四覆拼音[ sān fān sì fù ]解释三、四:指次数之多;番、覆:反复,翻悔。形容变化无常,反复多次。出自:现代鲁迅《书信集·致阮善先》:“其实杨在上海,最早不能用真姓名发表文章的了,因为大抵知道他为人三番四覆,不要看他的文章。”四、言三语四解释:言、语:说、讲。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出自: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小生欲待要不去,悬心挂意,怎生撇得?欲待要去呵,又惹的人言三语四,使人惶恐,好两难也呵!”白话文:“我想等重要不去,悬在心挂意,怎么能撇得?要想去呵,又惹的人说三句话四,让人惶恐,好两难呀!”五、拉三扯四解释:指谈话或议论乱牵扯到无关的人或事。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愿意不愿意,你也好说,犯不着拉三扯四的。”白话文:“愿意不愿意,你也喜欢说,犯不上牵扯到无关的人。”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指谈话或议论乱牵扯到无关的人或事
求一些带有三四的成语
带有三四的成语 :
张三李四、2113再三5261再四、挑三拣四、不三不四、低三4102下四、颠三倒四、丢三落四、
三从四德、说三道四、朝三暮四、三妻四妾、三番四覆、拉三扯四、重三迭四、
没三没四、挨三顶四、推三宕四、三瓦四舍、三番四复、求三拜四、察三访四、
三反四覆、三男四女、接三连四、横三竖四、吼三喝四、倒四颠三、三求四告、
偏三向四、三朋四友、三病四痛、再三在四、差三错四、怕三怕四、急三火四、
狂三诈四、传三过四、推三拉四、言三语四、三老四少、巴三览四、挑三窝四、
挑三豁四、三清四白、三邻四舍、三檐四马、调三窝四、张三吕四、缺三短四、
拿三撇四、半三不四、推三挨四、欺三瞒四、疑三惑四、三三四四、牵三扯四
列举几个解释如下:
1、
成语:1653不三不四[bù sān bù sì]
释义: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样子。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造句:老师经常告诫我们,交朋友要慎重,不要和那些~的人来往。
2、
成语:低三下四[dī sān xià sì]
释义:形容态度卑贱低下也指工作性质卑贱低下。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你嫌这里乱鬼当家别处寻主;只怕到那里低三下四还干旧营生。”
造句:那个被抓住的小偷~地请求人们饶了他。
3、
成语:颠三倒四[diān sān dǎo sì]
释义:三、四:表示杂乱。 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一日拜三次;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
造句:做事最怕杂乱无章,说话最忌~。
4、
成语:丢三落四[diū sān là sì]
释义: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俗话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不齐全。”
造句:老年人记忆力衰退,做事常常~,年轻人应体谅。
5、
成语:朝三暮四 [zhāo sān mù sì]
释义: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莫(暮)四。’众狙皆怒。”
造句:他总是~,没主心骨。
3.4的成语是什么?
不三不四2113:基本解释5261: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样子4102。拼音读1653法:bù sān bù sì使内用举例:也该撒泡容尿自己照照!~,就想天鹅屁吃!(《儒林外史》第三回)近义词组:不伦不类、非僧非俗反义词组:一本正经、正襟危坐、堂堂正正使用方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人的品行不好歇后语:七个钱放两处;七尺布拦腰剪
什么三什么四的成语?
张三李四、再三再四bai、du挑三拣四、zhi不三不四、低三下四、颠三倒四、丢三dao落四、说三道四、朝三暮四、重三迭四、挑三窝四、调三窝四、张三吕四、拉三扯四、推三宕四、接三连四、巴三览四、挨三顶四、求三拜四、横三竖四、欺三瞒四、吼三喝四、偏三向四、推三挨四、察三访四、三三四四、狂三诈四、半三不四、言三语四、急三火四差三错四、拿三撇四、挑三豁四、牵三扯四、推三拉四、疑三惑四、没三没四、缺三短四、怕三怕四、再三在四、传三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