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音容的成语 形容音容的成语

形容音容的成语

音容宛在 拼音:yīn róng wǎn zài 解释:音:声音;容:容颜;宛:仿佛。声音和容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5646262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出处:唐·曹松《巫峡》:“年年旧事音容在,日日谁家梦想频。应是荆山留不住,至今犹得睹芳尘。” 近义词:音容如在 语法:作谓语;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音容如在 拼音:yīn róng rú zài 解释: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出处:《何典》第八回:“真堪爱,如花似玉风流态。风流态,眠思梦想,音容如在。” 近义词:音容宛在 语法:作谓语;形容对死者的想念音容凄断 拼音:yīn róng qī duàn 解释:形容声音容貌哀伤到极点的情态。 出处:唐·戴君孚《广异记·阎陟》:“后一日,梦妇女来别,音容凄断,曰:‘已是前长史女,死殡在城东南角。’” 语法:作谓语、状语;用于人的状态音容笑貌 拼音:yīn róng xiào mào 解释: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出处:《孟子·离娄上》:“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示例:所以直到现在,先生的~,还在目前,而所讲的《说文解字》却一句也不记得了。(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语法:作主语、宾语;指人的全貌

带音的成语有哪些

带音的成语有余音绕梁、靡靡之音、音容宛在、音容笑貌、弦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36661外之音。1、余音绕梁,读音是yú yīn rào liáng,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出自《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 ,匮粮,过雍门 ,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译文: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韩国人。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属山东)的雍门卖唱筹资。韩娥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这次演唱,轰动全城。唱完以后,听众还聚在雍门,徘徊留恋,不肯散去。2、靡靡之音,读音mǐ mǐ zhī yīn,汉语成语,指颓废、柔弱的乐曲,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出自《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译文:这是师延所作,是靡靡之音啊。3、音容宛在: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出自唐·李翱《祭吏部韩侍郎文》:“遣使祭斝,百酸搅肠,音然宛在,曷日而忘?”译文:派遣使者祭祀酒具,各种酸搅拌肠,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哪天而忘记。4、音容笑貌指故人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出自《孟子·离娄上》:“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译文:怎么能以人的言语和神态判断他是否谦恭勤俭呢?5、弦外之音是一个成语,读音是xián wài zhī yīn,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出自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译文:弦外之意,空响的声音,不知道从哪里而来。

与音容笑貌相近的成语有哪些?

言谈举止2113(yán tán jǔ zhǐ):人的言语、举动、行为5261。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