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不什么冤的成语 不什么冤的成语

不什么冤的成语

不白之冤 [bù bái zhī yuān] 生词本基本释义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出 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二回:“咺之逃;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伯伸不白之冤耳。”

冤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含冤字的成语有:

负屈衔冤、欢喜冤家、冤家路窄、不白之冤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33938、抱屈含冤、沉冤昭雪、冤家对头、理冤摘伏、怀冤抱屈、夙世冤家、沉冤莫白、判冤决狱、冤沉海底、覆盘之冤、尺二冤家、申冤吐气、冤假错案、挟冤记仇、伸冤理枉、鸣冤叫屈、冤天屈地、覆盆之冤、冤冤相报、风流冤孽、千古奇冤、活天冤枉

扩展资料

1、冤家路窄(yuān jiā lù zhǎi):指仇人或不愿意见面的人偏偏容易相遇,不可回避。

出处: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真是冤家路窄,今日一命讨了一命。”(翻译:真是仇敌不想遇到也不行,今天就一命抵一命。)

2、不白之冤(bù bái zhī yuān):意思是指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二回:“咺之逃,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伸不白之冤耳!”(翻译:元咺出逃,不是因为贪生怕死,实际上是想要为太叔洗刷冤屈罢了!)

3、冤假错案(yuān jiǎ cuò àn):冤案、假案、错案的合称。

出处:王朔《谁比谁傻多少》:就按你们人制造冤假错案那个标准,我这点毛病也不够捕的吧?

4、鸣冤叫屈(míng yuān jiào qū):意思是指申诉冤屈。

出处:巴金《<探索集>后记》:我写《家》,也只是为了向腐朽的封建制度提出控诉,替横遭摧残的年轻生命鸣冤叫屈。

5、夙世冤家(sù shì yuān jiā):前世的冤家对头。指死对头,也表示似恨而实爱的人。

宋·高叟珍《席放谈》:立碑书曰:夙世冤家石介。(翻译:立碑上写到:前世的冤家对头石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冤家路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白之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冤假错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鸣冤叫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夙世冤家

不什么之什么成语

不什么之什么的成语如下:2113不时之需、不白之5261冤、不速之客、不败4102之地、不臣之心1、不时之需1653解释:不时:不是预定的时间。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现的需要。出自:宋·苏轼《后赤壁赋》:“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译文:我有一斗酒,藏了很久,以等待您不时之需示例:粮食要有充分的储备,以应~。语法:偏正式;作宾语;表示说不定什么时候会需要近义词不时之须、备而不用反义词一定之规2、不白之冤解释: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二回:“咺之逃,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伸不白之冤耳!”译文:元咺出逃,不是贪生怕死,确实要为太叔伸不白的冤屈罢了!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好人被冤枉近义词屈打成招、沉冤莫白、覆盆之冤、含冤负屈、负屈含冤、复盆之冤反义词真相大白3、不速之客解释:速:邀请。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出自:周姬昌《周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译文:来了三个不请自来的客人。主人殷勤地接待他们,尊敬的结果吉利示例:这样出乎意外的~,却受着了真正是由衷而出的恳切的欢迎。 ◎郭沫若《海涛集·跨着东海》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没有邀请的人近义词不招自来反义词非请莫入、特约嘉宾、不辞而别4、不败之地解释: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军形》:“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译文:善于作战的人,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去了敌人的失败的原因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用于处于优势近词百战不殆、百战百胜、所向无敌反义词一败如水、一败涂地5、不臣之心解释: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出自:陈寿《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是时术阴有不臣之心,不利国家有长主,外托公义以答拒之。”《晋书·周处传》:“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译文:这时袁术暗中有不我的心,不利于国家有长主,表面公义来回答的抵抗。”《晋书·周处传》:“听说王敦有不我的心,访问经常切齿。王敦虽然怀有叛逆的阴谋,所以最后访问的时候不敢做坏事。

不什么什么什么成语

1.不差上下baibù chā shàdung xià成语解释不分高下,zhi差不多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dao《红楼梦内》第80回:“一般是容鲜花嫩柳,与众姊妹不差上下。”2.不得人心bù dé rén xīn成语解释所作所为违反人的意愿;得不到别人的拥护和支持。成语出处《太平经》:“十伤三者,不得人心。”3.不懂装懂bù dǒng zhuāng dǒng成语解释自己不懂却装作很精通的样子成语出处王朔《我是你爸爸》:“我妈也比他强呵,起码不像她不懂装懂。我最恨不懂装懂像她那样的老师。” 4.不敢高攀bù gǎn gāo pān成语解释攀:比喻结交依附他人。不敢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亲戚成语出处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二 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5.不敢造次bù gǎn zào cì成语解释造次:仓促、鲁莽轻率。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草率从事成语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9卷:“恁么即某甲不敢造次。”

不什么不什么的全部成语

1、不卑不亢 bù bē2113i bù kàng 近义词: 不骄不躁、不矜5261不伐 反义词: 俯首听命、俯4102首贴耳 用法: 联合式;作1653谓语、定语;含褒义,指对人的态度彬彬有礼有分寸 解释: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2、不茶不饭 拼音: bù chá bù fàn 简拼: bcbf 近义词: 不吃不喝 反义词: 大吃大喝 用法: 解释: 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 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玉簪记·秋江送别>》:“霎时间云雨暗巫山,闷无言,不茶不饭,满口儿何处诉愁烦。” 3、不悱不发 拼音: bù fěi bù fā 简拼: bfbf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解释: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4、不愤不启 拼音: bù fèn bù qǐ 简拼: bfbq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解释: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5、不古不今 拼音: bù gǔ bù jīn 简拼: bgbj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解释: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出处: 汉·扬雄《太玄经·更》:“童牛角马,不今不古。 例子: 遥见双炬,疑为虎目,至前则官役数人,衣冠~。(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八)

不什什么的成语

什么不什么的成语漫不经心目不暇接妙不可言数不胜数急不可耐势不两立罚不当罪言不由衷俗不可耐愚不可及义不容辞手不释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