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考虑别人的感受成语:恩将仇报、高自期许、高自标树、高自标置、高自标誉、固执己见、故作姿态、将心比心、将计就计、居高临下、设身处地、盛气凌人、妄自尊大、一意孤行、置若罔闻、自以为然、自行其是、班门弄斧、刚愎自用、推己及人、先入为主、自以为是、自作聪明
1、班门弄斧解释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出处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例句闻得亭亭姐姐学问渊博,妹子何敢班门弄斧,同他乱谈。(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
2、恩将仇报解释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负义。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七:“奴字亦望夫荣妻贵,何期你忘恩负本,就不念结发之情,恩将仇报,将奴推堕江心。”
例句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
3、刚愎自用解释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穀,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例句他想起李玉亭所说荪甫的刚愎自用来了。他决定了主意不跟着荪甫跑了。(茅盾《子夜》十)
4、固执己见解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出处《宋史·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例句冯贵堂听父亲不赞成他的主张,他想到:“人,一上了年纪,就爱固执己见,偏重保守了!”(梁斌《红旗谱》八)
5、高自标树解释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同“高自标置”。
出处《新唐书·王义方传》:“淹究经术,性謇特,高自标树。”
例句无
6、高自标誉解释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同“高自标置”。
出处明·袁宏道《叙姜陆二公同适稿》:“元美兄弟继作,高自标誉,大声壮语,吴中绮靡之习,因之一变。”
例句无
7、将计就计解释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
出处元·李文蔚《张子房圮桥进履》第三折:“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例句某已知曹操之意。今可将计就计而行。(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8、将心比心解释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出处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三十八出:“太尉不将心比心,小子待将计就计。”
例句我也有子女,将心比心,我理解家长们希望孩子升入重点中学或重点大学的愿望和心情。
9、居高临下解释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
例句敌居高临下,我战地不利。(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高宗绍兴十一年》)
10、设身处地解释设:设想。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出处《礼记·中庸》:“体群臣也。”朱熹注:“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
例句若非梦往神游,何谓设身处地?(清·李渔《闲情偶寄》卷三《语求肖似》)
11、盛气凌人解释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出处不得盛气凌人,自取耻辱。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教人》
例句共产党员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12、推己及人解释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出处《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熹集注:“推己及物。”
例句同学之间要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就能够搞好团结。
13、妄自尊大解释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眼里。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例句王冕接过来看,才晓得危素归降之后,妄自尊大,在太祖面前自称老臣。(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14、先入为主解释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出处《汉书·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今,反复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例句见长幼尊卑之节有一定不易之理,先入为主,故后起之私心,终有所顾忌而不敢逞。(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七)
15、一意孤行解释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例句皇上和杨文弱、高起潜虽有意与虏议和,但迫于臣民清议,尚不敢公然一意孤行,与虏订城下之盟。(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16、置若罔闻解释置:放,摆;若:好象。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
例句宁荣两府上下内外人等,莫不置若罔闻,独有宝玉置若罔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
17、自以为是解释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出处《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例句世人往往自以为是,自夸其能。(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
18、自行其是解释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出处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54年)》:“他们在工作中往往自行其是,不尊重上级的统一领导。”
例句做事不能自行其是,最好听听别人的意见。
19、自作聪明解释自以为聪明而乱作主张。指过高地估计自己,主观地办事。
出处《尚书·蔡仲之命》:“无作聪明,乱旧章。”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四:“严州分水县,故额草书‘分’字,县令自作聪明者,谓草体非宜,自真书三字刻而立之。”
例句不是他自作聪明怎么会闹出这样的笑话来?
20、高自标置解释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出处《晋书 刘惔传》:“温曰:‘第一复谁?’曰:‘故在我辈。’其高自标置如此。”
例句只是为人却高自标置的很,等闲的人,也入不得他的眼,其学问便可知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
21、自以为然解释然:这样。自己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的态度
例句你不要老是这种抱着自以为然的态度
22、高自期许解释比喻自高自大,自以为是
出处梁实秋《饮酒》:“狂言‘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高自期许,俨然豪气干云的样子。”
例句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3回:“而且高自期许,不肯屈居人下。”
23、故作姿态解释指假装具有艺术效果的姿势或假装的模样
出处王朔《永失我爱》:“‘我就喜欢你这样。’我冲她背影嚷,‘不怕说实话,就怕故作姿态。’”
例句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26章:“你不会认为我是故作姿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