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写雪景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短句

描写雪景的成语短句:傲雪凌霜、傲霜斗雪、傲雪欺霜、白雪皑皑、冰天雪地、冰天雪窑、冰肌雪肠、冰魂雪魄、粗制滥造、大雪纷飞、鹅毛大雪、粉妆玉琢、粉妆玉砌、粉妆银砌、风雪交加、漫天盖地、雪上加霜、雪窖冰天、雪泥鸿爪、雪虐风饕、阳春白雪、映雪读书、粤犬吠雪、飞鸿印雪、银装素裹、大雪封山

1、傲霜斗雪

解释傲视寒霜,抗击白雪。形容不畏严寒。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

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玉骨冰肌谁可匹,傲雪欺霜夺第一。”

2、傲雪凌霜

解释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出处宋·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例句如松柏之性,傲雪凌霜。(清·钱泳《履园丛话·谭诗·总论》)

3、傲雪欺霜

解释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梅花云:我这梅花……玉骨冰肌谁可匹,傲雪凌霜夺第一。”

例句千百年来,曾有多少文人墨客歌咏那傲雪欺霜的梅花啊!

4、鹅毛大雪

解释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出处唐·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例句林海音《城南旧事》:“上京来的那天也是下着鹅毛大雪。”

5、飞鸿印雪

解释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出处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例句明·宋濂《大夫界寺住持白庵禅师行业碑铭》:“生死去来兮不碍真圆,飞鸿印雪兮爪趾宛然。”

6、粉妆玉琢

解释白粉装饰的,白玉雕成的。形容女子妆饰的漂亮或小孩长得白净。也用来形容雪景。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斗他玩耍一回。”

例句江山万里,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峻青《瑞雪图》)

7、风雪交加

解释风和雪同时袭来。

出处元 程文海《浣溪沙 题湘水行吟》词:“风雪交加冻不醒,抱琴谁共赏《湘灵》。”

例句尽管是在风雪交加的时节,我们的视线仍可以入到非常遥远。(范长江《塞上行·行纪·百灵庙战行·三》)

8、粉妆玉砌

解释用白粉装饰,用白玉砌成。形容雪景及人皮肤白嫩。

出处《第一场雪》:“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例句无

9、漫天盖地

解释指遍布天地之间。

出处清·蒲松龄《东郭外传》:“齐人漫天盖地说大话,把他那婆子喜的似风魔。”

例句无

10、雪窖冰天

解释窖:收藏东西的地洞。到处是冰和雪。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

出处《宋史·朱弁传》:“叹马角之未生,魂销雪窖;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

例句今日荷戈边塞去,可堪雪窖复冰天。(清·黄遵宪《归过日本志感》诗)

11、雪泥鸿爪

解释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出处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例句雪泥鸿爪,惟留一幅悲怆之影于吾汉族历史之中,良可慨已。(清·陶宗佑《中国文学之概观》)

12、雪虐风饕

解释虐:暴虐;饕:贪残。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出处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岁弊寒凶,雪虐风饕。”

例句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风饕亦自如。(宋·陆游《雪中寻梅》诗)

13、映雪读书

解释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出处南朝梁·任彦升《为萧扬州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注引《孙氏世录》:“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例句明·廖用贤《尚友录》:“孙康,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尝于冬月映雪读书。”

14、冰魂雪魄

解释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宋·陆游《北坡梅》诗:“广寒宫里长生药,医得冰魂雪魄回。”

例句宋·陆游《北坡梅开已久一株独不着花立春日忽放一枝戏作》诗:“日日来寻坡上梅,枯槎忽见一枝开。广寒宫里长生药,医得冰魂雪魄回。”

15、冰肌雪肠

解释比喻身心洁白,没有污点。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筵席》:“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干儿冰肌雪肠原自同,铁心石腹何愁冻。吐不尽鹃血满胸。”

例句她有一颗冰肌雪肠般的心

16、冰天雪地

解释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出处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例句你就在这儿吧,冰天雪地的上哪儿去?(老舍《骆驼祥子》十二)

17、冰天雪窑

解释到处是冰和雪。指严寒地区。

出处《宋史·朱弁传》:“叹马角之未生,魂消雪窑;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

18、粗制滥造

解释滥:过多,不加节制。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出处鲁迅《花边文学 商贾的批评》:“如果并不以卖文为活,因此也无须‘粗制滥造’。”

例句现在粗制滥造的翻译,不是这班人干的,就是一些书贾的投机。(鲁迅《二心集·善于翻译的通信》)

19、白雪皑皑

解释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出处冰心《再寄小读者》:“白雪皑皑,山顶上悬着一钩淡黄色的新月。”

例句白雪皑皑的山峰,当阳光照耀的时候……大概总以为是灿烂得很,大可观赏的吧。(秦牧《鲜荔枝和干荔枝》)

20、雪上加霜

解释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饶你道有什么事,犹是头上着头,雪上加霜。”

例句正在惊慌,偏又转了迎面大风,真是雪上加霜。(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一回)

21、阳春白雪

解释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例句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阳春白雪,浩气冲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22、粤犬吠雪

解释两广很少下雪,狗看见下雪就叫。比喻少见多怪。

出处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苑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

例句宋·杨万里《荔枝歌》:“粤犬吠雪非差事,粤人语冰夏虫似。”

23、银装素裹

解释指雪下过之后的场景,(形容冬天的景色)形容雪后的美丽景色,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装裹起来。

例句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

24、大雪纷飞

解释纷:多而杂乱。雪片大量飘落的样子。形容雪下得大

出处鲁迅《“大雪纷飞”》:“在江浙,倘要说出‘大雪纷飞’的意思来……大抵用‘凶’,‘猛’或‘厉害’,来形容这下雪的样子。”

例句古华《芙蓉镇》第三章:“就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来到黎满庚家。”

25、粉妆银砌

解释妆:装饰;砌:堆砌。形容女子妆饰白皙、漂亮或白色晶莹透亮的景观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0回:“贾母笑着,挽着凤姐的手,仍上了轿,带着众人说笑,出了夹道东门,四面粉妆银砌。”

描写雪景的词语短句:大雪封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