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形容兰花造型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形容兰花造型的成语:采兰赠芍、吹气如兰、春兰秋菊、摧兰折玉、芳兰竟体、桂子兰孙、蕙质兰心、空谷幽兰、兰因絮果、兰桂齐芳、兰薰桂馥、兰艾同焚、沅芷澧兰、芝兰玉树

1、春兰秋菊

解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例句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鲁迅《偶成》诗)

2、采兰赠芍

解释兰:兰花,花味清香;芍: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出处《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例句采兰赠芍终何奈,借琐消奇恰未安。姚锡钧《似了公》诗

3、吹气如兰

解释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也用于形容文词华美。

出处清·陈裴之《汀烟小录·闰湘居士序》:“个侬吹气如兰,奉身如玉。”

例句彭羡门惊才绝艳,词家推为独步。王阮亭称其吹气如兰,每当十郎,辄自愧伧父。清·王晫《今世说·企羡》

4、芳兰竟体

解释芳兰:兰草的香气;竟体:满身。香气满身。比喻举止闲雅,风采极佳。

出处《南史·谢览传》:“意气闲雅,视瞻聪明,武帝目送良久,谓徐勉曰:‘觉此生芳兰竟体。’”

例句这两人,面如傅粉,唇若涂朱;举止风流,芳兰竟体。(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

5、空谷幽兰

解释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空谷幽兰,真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

例句空谷幽兰,真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五回)

6、兰艾同焚

解释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

出处《晋书·孔怛传》:“兰艾同焚,贤愚所叹。”

例句唐·赵蕤《反经·时宜》:“若前途大事不捷,故当兰艾同焚。”

7、兰薰桂馥

解释原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后用来称人子肖孙贤。

出处唐·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常山王之玉润金声,博望侯之兰薰桂馥。”

8、兰因絮果

解释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

出处《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

例句兰因絮果,现业谁深。(清·张潮《虞初新志·小青传》)

9、沅芷澧兰

解释芷,一本作“茝”。澧,一本作“醴”。本指生于沅澧两岸的芳草,后用以比喻高洁的人或事物。

出处《楚辞·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王逸注:“言沅水之中有盛茂之芷,澧水之内有芬芳之兰,异於众草”。

例句沅芷澧兰骚客远,朱桥粉郭酒人疏。清·金农《寄岳州黄处士》诗

10、芝兰玉树

解释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出处《晋书·谢安传》:“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例句柳亚子《誓墓行》:“痛哭深山誓墓来,芝兰玉树钟灵秀。”

11、摧兰折玉

解释摧:摧残,毁掉。毁坏兰花,折断美玉。比喻摧残和伤害女子。

出处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某本非风流佳客,谬称浪子端庄,……用诱秦诓楚之计,作摧兰折玉之谋。”

例句某本非风流佳客,谬称浪子端庄,……用诱秦诓楚之计,作摧兰折玉之谋。(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

12、桂子兰孙

解释对人子孙的美称。

出处明·汤显祖《紫箫记·就婚》:“作夫妻天长地远,还愿取桂子兰孙满玉田。”

例句只愿你夫妻重相聚会,多生些桂子兰孙,与祖父增点光辉。《绿野仙踪》第三十回

13、兰桂齐芳

解释兰桂:对他人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德、美声。旧指儿孙同时显贵发达。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现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

例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现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

14、蕙质兰心

解释蕙:一种香草;兰:兰花。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出处宋·柳永《离别难》:“有天然蕙质兰心,美韶容,何啻值千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