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写早晨阳光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描写早晨阳光的成语:光彩夺目、欢呼雀跃、日上三竿、日出三竿、日升月恒、日复一日、日新月异、日高三丈、如日方升、生气勃勃、夕阳西下、旭日东升、旭日初升、朝气蓬勃、阳光明媚

1、光彩夺目

解释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解开来,只见一团绵裹着寸许大一颗夜明珠,光彩夺目。”

例句展览馆里展出的艺术品光彩夺目,让人看了留连忘返。

2、欢呼雀跃

解释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

出处庄周《庄子 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

例句我国女排又夺取了世界冠军的消息传来,同学们立刻欢呼雀跃起来。

3、日上三竿

解释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处《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唐·韩愈《岁华纪丽》卷一:“日上三竿。古诗云:日上三竿风露消。”

例句及日上三竿,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

4、日升月恒

解释恒:音“更”,月上弦。如同太阳刚刚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当兴旺的时候。旧时常用作祝颂语。

出处《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例句明·归有光《少傅陈公六十寿诗序》:“德与年而俱进,如日升月恒。”

5、日出三竿

解释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处《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虹抱珥直背。”

例句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唐·刘禹锡《竹枝词》)

6、日高三丈

解释犹日上三竿。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处明·汤显祖《南柯记·录摄》:“日高三丈,还不见六房站班,可恶可恶!”

例句金和尚他们一伙五六十个火柴厂工人到了老板周仲伟住宅附近的时候,已经日高三丈。茅盾《子夜》十六

7、生气勃勃

解释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15卷:“余选钱文敏公诗甚少,家人误抄十余章,余读之,生气勃勃,悔知公未尽。”

例句生活中最主要的仍然是那些向上的,生气勃勃、充满热情和活力的,带有极大想象的东西。(徐迟《特写选·序言》)

8、旭日东升

解释旭日:初升的太阳。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

出处《诗经 邶风 匏有苦叶》:“緇緇鸣雁,旭日始旦。”

例句正当旭日东升的时候,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9、夕阳西下

解释指傍晚日落时的景象。也比喻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出处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例句夕阳西下路途行,越岭经峰十里余。柳亚子《琵琶湖·杂诗》

10、旭日初升

解释早晨的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比喻充满活力、生气勃勃的景象。

出处《诗经·邶风·匏有苦叶》:“緇緇鸣雁,旭日始旦。”

例句无

11、日新月异

解释新:更新;异: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出处《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例句教授之术,亦采法列强,教科之书,日新月异。(清·吴趼人《痛史·原叙》)

12、日复一日

解释复:再,又。过了一天又一天。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

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天下重器,常恐不任,日复一日,安敢远期十岁乎?”

例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生涯几何,宁堪此弃掷哉?(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一)

13、朝气蓬勃

解释朝气:早上的空气,引伸为新生向上,努力进取的气象;蓬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出处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例句青年人富有理想,朝气蓬勃,是祖国的未来。

14、如日方升

解释如:象;方:刚。象太阳刚刚升起来。比喻光明的前程刚刚开始。

出处《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例句我们青年一代如日方升,有着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前途。

15、阳光明媚

解释阳光:太阳发出的光。明媚:美好,可爱。全译:形容天气晴朗,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例句今天阳光明媚,很适合郊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