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感谢别人夸自己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感谢别人夸自己的成语:感同身受、感恩戴义、感恩戴德、感激不尽、感激涕零、感遇忘身、含垢忍辱、交口称誉、骂不绝口、南腔北调、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忍辱含垢、盛气凌人、恃才傲物、誉不绝口、赞不绝口、不可一世、感恩图报

1、不可一世

解释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卷一五:“荆公少年,不可一世。”

例句盖兴会飙举,不可一世矣。(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

2、感恩戴德

解释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出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例句偶有一个狡滑的民贼出来,略用些小恩小惠来抚弄他,他便欢天喜地感恩戴德。(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

3、感恩图报

解释感激别人的恩情而想办法回报。

出处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例句如果能培植他出镇方面,则感恩图报,声气相应,岂不是平添了一条臂膀。(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4、感激涕零

解释涕:眼泪;零:落。因感激而流泪。形容极度感激。

出处唐·刘禹锡《平蔡行》诗:“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例句贾政听了,感激涕零,叩首不已。(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0七回)

5、感同身受

解释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出处《艺风堂友朋书札》:“小方壶主人承招致,俾不至有臣朔之饥,感同身受。”

例句再者北山在京,万事求二兄代为照顾,感同身受。(《晚清文学丛钞·轰天雷》第二回)

6、感遇忘身

解释感遇:感激恩遇;忘身:愿舍身相报。旧时士大夫向皇帝谢恩,表示忠心的套话。

出处《晋书·庚亮传》:“且先帝谬顾,情同布衣,感今恩重命轻,遂感遇忘身。”

7、感激不尽

解释感激的心情没有穷尽。形容非常感激。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八:“驿官传扬都督之命,将十千钱赠为路费,又备下一辆车儿,差人夫送至姚州普淜驿中居住,张氏心中感激不尽。”

例句无

8、含垢忍辱

解释忍、含:忍受。形容忍受耻辱。

出处《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例句宋徽宗在位时,不可一世,而被掳后偏会含垢忍辱。(鲁迅《南腔北调集·谚语》)

9、交口称誉

解释异口同声地称赞。

出处唐·韩愈《柳志厚墓志铭》:“交口荐誉之。”

例句凡所实施,光明正大。艰苦奋斗,不敢告劳。全国人民,交口称誉。(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

10、骂不绝口

解释骂声不断。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乃令经板夹而锯之,致死骂不绝口。”

例句无

11、南腔北调

解释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

出处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一:“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

例句这个说话南腔北调的人,不适合当解说员。

12、逆来顺受

解释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若是一个略略知趣的,见家主来光顾,也便逆来顺受。”

例句从前受了主人的骂,无非逆来顺受。(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三回)

13、忍辱负重

解释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例句胡仇叹道:“‘忍辱负重’。郑兄,真不可及!”

14、忍辱含垢

解释忍、含:忍受。忍受耻辱。

出处《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例句郭沫若《羽书集·把精神武装起来》:“十年的忍辱含垢,十年的卧薪尝胆,算结晶成为了自卢沟桥事变以来的神圣的雪耻战争。”

15、盛气凌人

解释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出处不得盛气凌人,自取耻辱。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教人》

例句共产党员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16、恃才傲物

解释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出处《南史·萧子显传》:“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例句唐薛澄州昭纬,即保逊之子也。恃才傲物,亦有父风。(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

17、誉不绝口

解释不住地称赞。

18、赞不绝口

解释不住口地称赞。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宝玉看了,赞不绝口。”

例句他常常在我面前把秋桐的文章捧上了天,赞不绝口。(邹韬奋《经历·新闻记者的作品》)

19、感恩戴义

解释感:感激;戴:尊敬,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