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又得到了的成语:擦肩而过、楚弓复得、得而复失、功亏一篑、功败垂成、满盘皆输、前功尽弃、塞翁失马、失之交臂、失而复得、死而复生、得不偿失
1、楚弓复得解释比喻失物复得。
出处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此图久已失去,乱后,里人于灰烬中得之,复归其家……楚弓复得,颇非偶然。”
例句无
2、得不偿失解释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出处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例句饶鸿生在精养轩虽化了几十块冤枉钱,在后乐园倒明白了一桩古典,不能说得不偿失了。(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
3、得而复失解释复: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
例句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68回:“再说宝物得而复失,大大不利。”
4、功败垂成解释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出处《晋书·谢玄传论》:“庙算有余,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
例句况且十二道金牌,他未必不知道是假的,何必就班师回去,以致功败垂成。(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一回)
5、功亏一篑解释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出处《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例句倘朝廷内外不和,动辄掣肘,必将使剿贼大事,功亏一篑。(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6、塞翁失马解释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例句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
7、失之交臂解释交臂:胳膊碰胳膊,指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
出处《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
例句(1)做事要抓住时机,不可轻易放过,以免失之交臂,抱憾终生。(2)上次我去杭州,正巧你去了苏州,失之交臂,又未能见面。
8、死而复生解释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
出处三国·魏·曹植《辩道论》:“方士有董仲君,有罪系狱,佯死数日,目陷虫出,死而复生,然后竟死。”
例句经过死而复生的挣扎,他才在风雪中摸下了祁连山。碧野《山高水长》
9、满盘皆输解释下棋时走错一步,整个棋就输掉。比喻因受某一局部的影响而使全局归于失败。
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
例句人有时一招不慎,就会落得满盘皆输的下场
10、前功尽弃解释功:功劳;尽:完全;弃:丢失。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例句皇上叫你去带兵,或是打土匪,或是打洋人,打赢了还好,打输了,岂非前功尽弃,自寻苦恼。(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
11、失而复得解释失:遗失,丧失。失去而又得到
出处宋·王安石《原过》:“是失而复得,废而复举也。”
例句叶圣陶《得失》:“陆先生摹拟那失而复得的快感,想象那过度劳作之后得以坐下来透一口气似的乐趣。”
12、擦肩而过解释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2回:“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
例句王朔《过把瘾就死》:“‘没干嘛,出去了一趟。’贾玲淡淡地应了一声,和我们擦肩而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