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撒哈拉沙漠的成语:不毛之地、寸草不生、飞沙扬砾、荒无人烟、飞沙走石
成语不毛之地
拼音bù máo zhī dì
解释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赐)之不毛之地.”
例句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乡;丞相秉钧衡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成语飞沙走石
拼音fēi shā zǒu shí
解释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苍梧、南海,岁有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沙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
例句尤窍怒号天噫气,飞沙走石乱伤人。(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
成语飞沙扬砾
拼音fēi shā yáng lì
解释形容风势很猛。同“飞沙走砾”。
出处《宋书·五行志五》:“暴风迅起,从丑上来,须臾转从子上来,飞沙扬砾。”
例句无
成语寸草不生
拼音cùn cǎo bù shēng
解释寸草:一点儿草。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那山阳县有用毒药谋死公公犯妇窦娥,他问斩之时,曾发愿道:‘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可有这件事来?”
例句在浩荡的死海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也寸草不生。
成语荒无人烟
拼音huāng wú rén yān
解释人烟:指住户、居民,因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居住。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出处穆欣《南线巡回 解放西昌之战》:“部队指战员忍饥受寒,翻越高达四千二百米荒无人烟的大山。”
例句部队指战员忍饥受寒,翻越高达四千二百多米荒无人烟的大山。(穆欣《南线巡回·解放西昌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