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表达毕业不舍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表达毕业不舍的成语:敝帚自珍、不吝指教、不吝珠玉、不舍昼夜、缠绵悱恻、持之以恒、迟迟吾行、出内之吝、出纳之吝、读不舍手、儿女之态、分秒必争、蜂缠蝶恋、故土难离、河梁之谊、化腐朽为神奇、还珠买椟、俭以养廉、坚持不懈、紧追不舍、眷眷之心、乐不思蜀、乐而忘返、恋恋不舍、恋恋难舍、流溺忘反、流连忘反、留恋不舍、留连不舍、落叶归…

1、不吝指教:不要舍不得指点教导。

2、不吝珠玉:吝:舍不得。不要舍不得好的东西。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谦词。

3、迟迟吾行:迟迟:慢慢地。原指慢慢考虑考虑再走。形容恋恋不舍地离开。

4、出内之吝:舍不得拿出去,出手小气。同“出纳之吝”。

5、出纳之吝:舍不得拿出去,出手小气。

6、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7、分秒必争: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抓紧时间。

8、河梁之谊:河梁:桥,指送别之地。指送别时依依不舍的情谊。

9、还珠买椟: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同“买椟还珠”。

10、坚持不懈: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11、眷眷之心:眷眷:爱恋。依恋不舍之心。

12、俭以养廉:俭:节俭;廉:廉洁。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

13、乐不思蜀: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14、乐而忘返:非常快乐,竟忘记回家。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舍不得离开。

15、落叶归根:飘落的枯叶,掉在树木根部。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

16、念念不忘: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17、难分难舍:分:分离;舍:放下。形容感情很好,不愿分开。亦作“难舍难分。”。

18、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殖。

19、省吃俭用:形容生活简朴,吃用节俭。

20、势均力敌:均:平;敌:相当。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21、书不释手: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22、畏缩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23、惜指失掌: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24、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25、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26、依依不舍: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舍不得离开。

27、因小失大: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28、意惹情牵:惹:引起。牵:牵挂。引起情感上的缠绵牵挂。

29、不舍昼夜:舍:放弃。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30、缠绵悱恻:旧时形容内心痛苦难以排解。也指文章感情婉转凄凉。

31、化腐朽为神奇:神奇:神妙奇特的东西。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变无用为有用。

32、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33、恋恋难舍:原形容极其爱慕,不能丢开。现多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同“恋恋不舍”。

34、流溺忘反:犹言流连忘反。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35、留连不舍: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同“留恋不舍”。

36、留恋不舍: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

37、流连忘反: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38、买椟还珠: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39、迷恋骸骨:迷恋: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骸骨:尸骨。迷恋着尸骨。比喻舍不得丢弃陈旧腐朽的事物。

40、贪生怕死:贪:舍不得。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

41、依依惜别:依依:留恋的样子;惜别:舍不得分别。形容十分留恋,舍不得分开。

42、爱不释手:释:放下。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43、敝帚自珍: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44、持之以恒: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45、故土难离:故土:出生地,或过去住过的地方,这里指故乡、祖国。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46、恋恋不舍:原形容极其爱慕,不能丢开。现多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47、怕死贪生:贪:舍不得。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

48、一寸光阴一寸金:比喻时间十分富贵。

49、杨柳依依: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50、紧追不舍:使差距接近,势均力敌

51、猿藏熊缘:猿藏:猿藏身之处;熊缘:熊不舍离家的地方。指猿和熊的巢窟

表达毕业不舍的词语:儿女之态、蜂缠蝶恋、牵衣顿足、洒泪而别

词语解释

1、儿女之态:儿女间表现的情态。常指缠绵悱恻,恋恋不舍等。

2、洒泪而别:流着泪告别。

3、牵衣顿足:形容极为悲痛,难以分享的样子。

4、蜂缠蝶恋:缠:纠缠;恋:依恋。蜜蜂纠缠不休,蝴蝶依恋不舍。比喻情和爱的干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