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简洁成语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简洁成语:挨山塞海、巴山夜雨、巴山蜀水、拔地摇山、拔山盖世、拔山超海、跋山涉水、白山黑水、半壁江山、宝山空回、兵败如山倒、冰山难靠、波光粼粼、不识泰山、残山剩水、藏之名山、崇山峻岭、重峦叠嶂、出山泉水、春山如笑、大好河山、带砺山河、倒山倾海、刀山火海、刀山剑树、道山学海、登山小鲁、登山临水、地动山摇、地崩山摧…

1、挨山塞海: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2、安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3、拔地摇山:翻动大地,摇撼山岳。形容声势极大。

4、巴山蜀水: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5、巴山夜雨: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6、跋山涉水: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7、拔山盖世:盖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当代无比。

8、拔山扛鼎: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9、白山黑水: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10、半壁江山: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11、背山起楼: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12、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13、波光粼粼: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14、残山剩水: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余的部分。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15、春山如笑: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16、藏之名山: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极有价值。

17、大好河山: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18、带砺山河:带:衣带;砺:磨刀石;山:泰山;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19、刀山火海: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20、刀山剑树: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21、倒山倾海:形容声势很大,力量无比。

22、道山学海: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23、登山临水: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

24、登山小鲁:比喻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

25、地崩山摧: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

26、地大物博:博:丰富。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27、地动山摇: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28、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29、东山高卧: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30、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31、堆积如山: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32、堆山积海:堆积的如山似海。原形容占有的财富非常多。也比喻东西极多。

33、恩德如山:比喻恩德极为深生。

34、恩山义海:恩爱像高山一样重,情义像大海一样深。形容恩惠深,情义重。

35、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36、恩重泰山: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37、翻山越岭:翻越不少山头。形容走山路的艰苦。

38、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39、逢山开路: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道。

40、覆海移山:翻转大海,移动大山。形容力量巨大。

41、关山阻隔:关隘山岭阻挡隔绝。形容路途艰难,往来不易。

42、关山迢递:关:关隘;迢递:遥远的样子。指路途遥远。

43、国泰民安: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44、国富民强: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45、海啸山崩:大海汹涌呼啸,高山崩裂倒塌。形容来势凶猛急速。

46、河山带砺: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47、鸿毛泰山: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48、湖光山色: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49、华屋山丘: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

50、还我河山:表示决心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本属于自己的国土。

51、回山倒海:形容力量和气势极强大,能压倒一切。

52、积甲山齐: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

53、剑树刀山: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54、江山如故:故:从前。高山大河面貌依旧。多用于比喻物是人非。

55、江山如画:山川、河流美如画卷。

56、江天一色:形容江面宽阔,水天相接。

57、江河行地:象江河在陆地上奔流一样。比喻确切不可改变。

58、锦绣河山: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59、荆山之玉:荆山:山名,此山产宝玉,据传和氏璧就出自此山。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60、举鼎拔山: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简洁词语:万里河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