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关于史记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和成语

关于史记的成语和成语:杯羹之让、搏牛之虻、不胜杯杓、才气过人、冲冠眦裂、从壁上观、独断专行、焚舟破釜、孤立无援、鸿鹄之志、积毁销骨、江东父老、锦衣行昼、力能扛鼎、谬以千里、目眦尽裂、弃书捐剑、取而代之、三户亡秦、四面受敌、四面楚歌、亡秦三户、无面目见江东父老、项庄舞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一鸣惊人、衣绣夜行、有进无退、政由…

1、拔山扛鼎: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2、搏牛之虻: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3、才气过人:才:才能;气:气魄。才能气魄胜过一般的人。

4、冲冠眦裂:形容愤怒到极点。眦裂,睁裂眼眶。

5、从壁上观: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6、独断专行: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7、孤立无援: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8、鸿鹄之志: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9、积毁销骨:积:聚;毁:毁谤;销:熔化。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

10、江东父老: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父老:父兄辈人。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

11、锦衣行昼:富贵了须回归故里。

12、力能扛鼎: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13、谬以千里:指错误荒谬到了极点。

14、弃书捐剑: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15、三户亡秦:三户:几户人家;亡:灭。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有暴力的必胜信心。

16、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17、四面受敌:各个方面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或攻击。

18、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以之为羞见故乡人之典实。

19、亡秦三户: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

20、项庄舞剑: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22、一鸣惊人: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23、有进无退:只有前进,没有后退。

24、政由己出:政令由一己发出。指把持大权,独断专行。

25、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26、众口铄金: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27、彘肩斗酒:形容英雄豪壮之气。

28、别有用心:用心:居心,打算。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29、不胜杯杓:不胜:经不起。杓:舀东西的器具。杯杓:泛指酒器。比喻喝酒太多,已经醉了。

30、杯羹之让:指受人挟持,惹人讥诮。

31、取而代之: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32、衣绣夜行:衣:穿。绣:锦绣。穿着精美鲜艳的锦绣衣服夜间上街行走。比喻人富贵以后不为人知。亦作“衣锦夜游”、“衣锦夜行”。

33、焚舟破釜:釜:古代用的锅。烧掉船只打破锅。比喻坚决不能动摇的决心。

34、目眦尽裂:目眦:眼眶。眼眶都瞪裂了。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35、作壁上观: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36、破釜沈舟:《史记·项羽本纪》:“ 項羽 乃悉引兵渡 河 ,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后遂以“破釜沈舟”表示下定必死决心。有进无退干到底。 明 史可法 《请出师讨贼疏》:“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沈舟。”亦作“ 破釜沉舟 ”。 王逋 《蚓庵琐语》引 清 摄政王谕:“我今居此,爲爾朝雪君父之仇,破釜沉舟,一賊不滅,誓不返轍。” 曹禺 《日出》第二幕:“你按部就班地干,做到老也是穷死。只有大胆地破釜沉舟地跟他们拚,还许有翻身的那一天!”亦省作“ 破釜 ”。 明 张煌言 《北回示将吏》诗:“同仇計左矣,遺老思深哉!破釜烝徒義,持籌參佐才。” 清 吴伟业 《下相怀古》诗:“太息取 祖龍 ,大言竟非妄。破釜救 邯鄲 ,功居入 關 上。”

关于史记的词语和词语:不畏强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