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形容水稻成熟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形容水稻成熟的成语:不稼不穑、禾头生耳、禾黍之悲、颗粒无收、乱作一团、青黄不接、山明水秀、五月粜新谷、五谷丰登、虾忙蟹乱、虾荒蟹乱、蟹慌蟹乱、蟹荒蟹乱、鱼米之地、鱼米之乡、兵荒马乱、秋雨绵绵

1、兵荒马乱

解释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例句此时四处兵荒马乱,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志弄这笔墨。”(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

2、不稼不穑

解释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出处《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例句你不稼不穑,哪里有收获?

3、乱作一团

解释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出处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三》:“他拿了儒、道士、和尚、耶教的糟粕,乱作一团,又密密的插入鬼话。”

例句他的队伍已经乱作一团,滚的滚下,栽倒的栽倒。刘流《烈火金刚》第27回

4、山明水秀

解释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例句在一个山明水秀的村庄里,她认识了一个佃户的女儿名叫黑妮,接着她们成了好朋友。(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八章)

5、五谷丰登

解释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出处《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

例句自后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物康阜,真是升平世界。(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6、五月粜新谷

解释五月里稻谷尚未熟,就预卖新谷。比喻十分贫穷。

出处唐·聂夷中《咏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例句他们家五月粜新谷,十分贫穷

7、鱼米之地

解释盛产鱼类及稻米等的富庶地方。

出处元·柯丹邱《荆钗记·参相》:“江西是鱼米之地。”

例句无

8、鱼米之乡

解释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出处唐·王睃《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谄以缯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饶,说其鱼米之乡,陈其畜牧之地。”

例句我知江州是个好地面,鱼米之乡,特地使钱买将那里去。(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六回)

9、颗粒无收

解释收:收成。连一粒米也没收获到。多指因灾祸造成绝收。

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三回:“我家今年那租田,自然颗粒无收的了。”

例句无

10、青黄不接

解释青:田时的青苗;黄:成熟的谷物。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也比喻人才或物力前后接不上。

出处《元典章·户部·仓库》:“即日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各处物斛涌贵。”

例句总算安然改业,否则也许还有一段青黄不接的失业时期。(邹韬奋《经历·英文教员》)

11、禾黍之悲

解释禾:粟;黍:谷子。对故国的怀念。指国破家亡的悲伤

出处《诗经·王风·黍离·序》:“周大夫行役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例句宋·岳珂《桯史·赵良嗣随军诗》:“一旦决去,视宗国颠覆,殊无禾黍之悲,反吟咏以志喜。”

12、禾头生耳

解释耳:耳状物。禾头长出牙蘖,庄稼就报废。灾年的象征

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舟入市;秋雨甲子,禾头生耳。”

例句唐·杜甫《秋雨叹》:“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

13、虾荒蟹乱

解释荒:灾荒。虾蟹太多,稻谷遭殃。指兵荒马乱的征兆

出处宋·傅肱《蟹谱》:“吴俗有虾荒蟹乱之语,盖取其披坚执锐,岁或暴至,则乡人用以为兵证也。”

例句艾煊《大江风雷》第一部:“王守仁又转望着郑为法,轻轻地叹出了一口酒气说:‘这个虾荒蟹乱的年头……’”

14、蟹荒蟹乱

解释荒:灾荒。虾蟹太多,稻谷遭殃。指兵荒马乱的征兆

出处元·高德基《平江纪事》:“大德丁未,吴中蟹厄如蝗,平田皆满,稻谷荡尽。吴谚有蟹荒蟹乱之说,正谓此也。”

形容水稻成熟的词语:虾忙蟹乱、蟹慌蟹乱、秋雨绵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