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关于夕阳的经典成语

关于夕阳的经典成语:浮云蔽日、暮景残光、气息奄奄、青天白日、日落西山、日薄崦嵫、日薄西山、桑榆暮景、夕阳西下、西山日薄、霞光万道、一日之雅、有朝一日、朝气蓬勃、蒸蒸日上、落日熔金

1、暮景残光

解释犹言夕阳残照。比喻年老体衰,临近死亡。

出处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六卷:“窃以暮景残光,能余几日;酬恩报义,正在今时。”

例句无

2、气息奄奄

解释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乞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例句(1)这个病人已经气息奄奄,医生也已无力挽回了。(2)他爷爷得重病住进了医院,已气息奄奄。

3、青天白日

解释指大白天。也比喻明显的事情或高洁的品德。

出处唐·韩愈《与崔群书》:“青天白日,奴隶亦知其清明。”

例句其为汉复仇之志,如青天白日,人人得而知之。(宋·朱熹《答魏元履书》)

4、日薄西山

解释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例句君须听取:怕日薄西山,易生愁阻。(明·瞿佑《剪灯新话·爱卿传》)

5、桑榆暮景

解释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

出处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例句教子攻书志未酬,桑榆暮景且淹留。(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

6、西山日薄

解释薄:逼近。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出处宋·洪咨夔《风流子》词:“世事几番新局面,看底欲高三著。况转首,西山日薄。”

例句无

7、夕阳西下

解释指傍晚日落时的景象。也比喻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出处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例句夕阳西下路途行,越岭经峰十里余。柳亚子《琵琶湖·杂诗》

8、一日之雅

解释雅:交往。指短暂的交往。指交情不深。

出处《汉书·谷永传》:“永奏书谢凤曰:‘永斗筲之材,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例句明·邹奕《谢沈诚庄》:“交游中有一日之雅者,率不计直,必为善药。”

9、蒸蒸日上

解释蒸蒸:一升、兴盛的样子。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调度有方,还怕不蒸蒸日上吗?”

例句我们伟大的祖国生机勃勃,蒸蒸日上。

10、霞光万道

解释形容日出日落时霞光散射的美丽景象。也形容某种珍宝放出耀眼的光辉。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一回:“但见个东西映着日光,霞光万道,瑞气千条,从门里就冲着他怀里飞来。”

例句无

11、浮云蔽日

解释浮云遮住太阳。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后泛指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

出处汉·陆贾《新语·慎微》:“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例句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陈毅《赠同志》诗)

12、日落西山

解释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将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出处《上唐书·音乐志》:“‘栖鸟夜飞’,沈攸之元微五年所作也。攸之未败前,思归京师,故歌和云:‘日落西山还去来。’”

例句财主们已经是日落西山,红不过一会儿了。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3、有朝一日

解释将来有那么一天。

出处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有朝一日,我出矛庐指点世人迷,凭着我剑挥星斗,我志逐风雷。”

例句我想有朝一日他们会成为夫妻的。

14、朝气蓬勃

解释朝气:早上的空气,引伸为新生向上,努力进取的气象;蓬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出处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例句青年人富有理想,朝气蓬勃,是祖国的未来。

关于夕阳的经典词语:日薄崦嵫、落日熔金

词语解释

1、日薄崦嵫:日:指太阳;薄:迫近;崦嵫:山名,在今甘肃省天山县西,古指太阳落下的地方。太阳迫近崦嵫山。比喻人已到暮年或事物已到尽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