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风景像仙境的成语:琪花瑶草、神霄绛阙、天台路迷、无路可走、仙山楼阁、虚无缥缈、璇霄丹阙、璇霄丹台、瑶草奇花、瑶草琪花、瑶草琪葩、月地云阶、云堦月地、云阶月地
1、琪花瑶草解释琪、瑶:美玉。原为古人想象中仙境的花草。后也形容晶莹美丽的花草。
出处王轂《梦仙谣》:“前程渐觉风光好,琪花片片粘瑶草。”
例句有座天生石台,直靠在海外,如建康营燕子一样,玲珑剔透,文采可观,遍生琪花瑶草。(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六回)
2、神霄绛阙解释原指仙境。亦用以形容帝王高深华美的宫殿。
出处明·汪廷讷《广陵月》第三出:“神霄绛阙,丽日五云浮,开绮讌,待宸游,云和一曲倚箜篌。”
例句无
3、虚无缥缈解释虚无:空虚;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例句这都是虚无缥缈的事,那里有甚么神仙鬼怪!我却向来不信这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五回)
4、璇霄丹阙解释指仙境。亦作“璇霄丹台”。
出处宋洪迈《夷坚志补·礼斗僧》:“吾比者夜礼北斗,若有感遇,今神识所游,盖钧天紫府中,至所受用,乃天浆甘露,其去璇霄丹阙不远矣。”
例句谪仙之辞,飘飘然游戏璇霄丹台,吹鸾笙而食紫霞,绝去人间尘土。明宋濂《序》
5、璇霄丹台解释指仙境。同“璇霄丹阙”。
出处明·宋濂《序》:“谪仙之辞,飘飘然游戏璇霄丹台,吹鸾笙而食紫霞,绝去人间尘土。”
例句无
6、月地云阶解释指天上。也比喻景物美好的境界。
出处唐·牛僧儒《周秦行纪》诗:“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
例句明·屠隆《彩毫记·展叟单骑》:“一样的月地云阶,香室清斋,偿尽凄凉债。”
7、瑶草奇花解释指仙境中的花草。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
例句无
8、瑶草琪花解释①仙境里的花草。②珍贵奇异的花草。亦作“瑶草琪葩”。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5回:“行不到一里之间,但见荆棘为篱,外面都是青松翠柏,篱内尽是瑶草琪花。”
例句无
9、瑶草琪葩解释仙境里的花草。也指珍贵奇异的花草。同“瑶草琪花”。
出处明·郑真《王叔远先生拟挽辞》:“瑶草琪葩,露滋芳些;羡门、偓佺、杂楤珩些。”
例句无
10、云阶月地解释以云为阶,以月为地。指天上。亦指仙境。
出处唐·杜牧《七夕》诗:“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例句诸女举娉婷闲雅,或歌或笑,香盈一室,真使人有云阶月地之想。清·吴骞《扶风传信录》
11、云堦月地解释指天上。亦指仙境。同“云阶月地”。
例句无
12、仙山楼阁解释指仙人所居住的仙境。多用于形容奇异不凡或美妙空幻的境界或景象等。
出处《史记·封禅书》:“自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
例句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唐白居易《长恨歌》
13、天台路迷解释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原指误入仙境而迷途。后用以形容前途茫茫,无路可走。
出处《太平御览》卷九六七引《幽冥录》:“剡县刘晟,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
14、无路可走解释处于极限,到达不可能逾越之处
例句他被逼得无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