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形容夏天傍晚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形容夏天傍晚的成语:薄暮冥冥、晨钟暮鼓、迟暮之年、大街小巷、道远日暮、六街三市、路长日暮、明月清风、暮景残光、暮气沉沉、暮色苍茫、日暮途远、日暮途穷、日落西山、日薄桑榆、日薄崦嵫、日薄西山、日薄虞渊、桑榆暮景、桑榆末景、万赖俱寂、亡不待夕、夕阳西下、西山日薄、西风残照、夜阑人静、朝云暮雨、朝朝暮暮、落日熔金、华灯初上

1、晨钟暮鼓

解释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出处唐·李成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例句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宋·欧阳修《庐山高》诗)

2、迟暮之年

解释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三回:“年兄之论固正,但只是年兄迟暮之年,当此严冷之际,塞外驱驰,良不容易。”

例句痛思臣母迟暮之年,不幸身婴残疾。(《清朝野史大观·第九卷·两大文章》)

3、大街小巷

解释城镇里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里的各处地方。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朗,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花放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例句中国举办亚运会的消息很快在大街小巷传开了。

4、暮景残光

解释犹言夕阳残照。比喻年老体衰,临近死亡。

出处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六卷:“窃以暮景残光,能余几日;酬恩报义,正在今时。”

例句无

5、暮气沉沉

解释暮气:黄昏时的烟霭;沉沉:低沉。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缺乏朝气。

出处宋·陆游《访毛平仲问疾与其子适同游柯山》:“楼堞参差暮气昏。”

例句宋朝选拔官员一向总是选所谓老成稳健之士,所以朝廷中就充满了须发苍苍、暮气沉沉的人。蒲韧《二千年间》九

6、日暮途穷

解释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例句匪徒们真是日暮途穷,矛盾百出。(曲波《林海雪原》二十九)

7、日薄西山

解释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例句君须听取:怕日薄西山,易生愁阻。(明·瞿佑《剪灯新话·爱卿传》)

8、日暮途远

解释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日暮途远,人间何世。”

例句黄中黄《沈荩》第二章:“及至北事之起,张之洞坐拥练兵,渐露日暮途远,倒行逆施之概。”

9、日薄桑榆

解释犹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时光。

出处《隋书·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例句无

10、日薄虞渊

解释犹日薄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虞渊,神话传说中日入之处。

出处《淮南子·天文训》:“扞日呴至于虞渊,是谓黄昏。”庄逵吉校:“《太平御览》作‘薄于虞渊’。”

例句无

11、桑榆暮景

解释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

出处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例句教子攻书志未酬,桑榆暮景且淹留。(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

12、桑榆末景

解释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同“桑榆暮景”。

出处清·顾炎武《与李霖瞻书》:“桑榆末景,或可回三舍之戈。”

例句无

13、万赖俱寂

解释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出处唐朝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例句无

14、亡不待夕

解释亡:灭亡,死亡。待:等待。夕:傍晚。灭亡等不到傍晚。比喻很快就会灭亡。

例句无

15、西山日薄

解释薄:逼近。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出处宋·洪咨夔《风流子》词:“世事几番新局面,看底欲高三著。况转首,西山日薄。”

例句无

16、夕阳西下

解释指傍晚日落时的景象。也比喻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出处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例句夕阳西下路途行,越岭经峰十里余。柳亚子《琵琶湖·杂诗》

17、西风残照

解释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出处唐·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例句西风残照旧山河,故国遗台忆独过。元·王恽《望歌风台》诗

18、朝云暮雨

解释暮:傍晚。早上是云,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变化,旧时用以喻指男女的欢会。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例句我想着香闺少女,但生的嫩色娇颜,都只爱朝云暮雨,那个肯凤只鸾单。(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

19、薄暮冥冥

解释傍晚时天气昏暗。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例句无

20、六街三市

解释六街:唐代长安城中的六条大街;市:古代称早晨、中午、傍晚为三时之市。泛指大街小巷。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元年》:“中书舍人韦元徼巡六街。”《周礼·地官·司市》

例句果然那厢有座城池,六街三市,万户千门,来来往往,人都在光天化日之下。(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

21、明月清风

解释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出处《南史·谢惠传》:“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

例句歌楼舞厅的豪华享受更使我向往明月清风的生活

22、道远日暮

解释暮:太阳落山。道路很遥远,而且太阳西沉了。比喻还有很多事要做,可时间不多了。

出处《吴子·料敌》:“六曰:道远日暮,士众劳惧,倦而未食,解甲而息。”

23、暮色苍茫

解释指时已傍晚,天色昏暗,眼前的景物已模糊不清。

出处《茅盾散文·旅踪屐痕·海参崴印象》:“海参崴在冬季白昼时间极短。上午八时天还未大亮,下午五时,已经暮色苍茫。”

例句座间谈笑风声,不觉已是暮色苍茫。《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24、日落西山

解释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将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出处《上唐书·音乐志》:“‘栖鸟夜飞’,沈攸之元微五年所作也。攸之未败前,思归京师,故歌和云:‘日落西山还去来。’”

例句财主们已经是日落西山,红不过一会儿了。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25、夜阑人静

解释夜阑:夜将尽。夜深人静的时候。

出处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这早晚玉绳高、银河浅,恰正是夜阑人静。”

例句就在夜阑人静的时候,我军侦察连神不知鬼不觉地插入了敌占区。

26、朝朝暮暮

解释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例句银河碧落神仙配,地久天长,岂但朝朝暮暮期。清·洪昇《长生殿·怂合》

形容夏天傍晚的词语:路长日暮、日薄崦嵫、落日熔金、华灯初上

词语解释

1、日薄崦嵫:日:指太阳;薄:迫近;崦嵫:山名,在今甘肃省天山县西,古指太阳落下的地方。太阳迫近崦嵫山。比喻人已到暮年或事物已到尽头。

2、路长日暮:中途遥远而天色已晚。比喻理想难以实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