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得到别人认可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得到别人认可的成语:曾无与二、年高德劭、人心所向、土崩瓦解、众叛亲离、众望攸归、众望所归、德高望重、分崩离析

1、曾无与二

解释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出处晋·刘琨《劝进表》:“亿兆攸归,曾无与二。”《晋书·解系孙旂等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

例句无

2、德高望重

解释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处《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例句龚师傅德高望重,既有主张,自然力量不小。(《续孽海花》第四十回)

3、分崩离析

解释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出处《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例句战争使全国分崩离析的局面变成了比较团结的局面。(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

4、年高德劭

解释劭:美好。年纪大,品德好。

出处汉·扬雄《法言·孝至》:“年弥高而德弥劭。”

例句沈钧儒先生年高德劭,爱国热诚,感动全国。(邹韬奋《患难余生记·流亡》)

5、人心所向

解释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出处《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例句这是人心所向,此人和之大利。(曲波《林海雪原》三七)

6、土崩瓦解

解释瓦解:制瓦时先把陶土制成圆筒形,分解为四,即成瓦,比喻事物的分裂。象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比喻彻底垮台。

出处《鬼谷子·抵山戏》:“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

例句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

7、众望所归

解释众望:众人的希望;归:归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出处《晋书·列传三十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宋·陈亮《复陆伯寿》:“舍试揭榜,伏承遂释褐于崇化堂前,众望所归,此选增重,凡在友朋之列者,意气为之光鲜。”

例句他非去不可!众望所归,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五)

8、众叛亲离

解释叛:背叛;离:离开。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例句他坚持与人民为敌,以至众叛亲离,死无葬身之地。

9、众望攸归

解释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

出处《晋书·解系阎鼎等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

例句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