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中带刺的骂人成语:便宜行事、话中有话、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直言不讳
成语话中有话
拼音huà zhōng yǒu huà
解释话里含有别的意思。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第一百十回:“邢夫人等听了话中有话,不想到自己不令凤姐便宜行事,反说:‘凤丫头果然有些不用心。’”
例句他似乎话中有话,不知搞的什么名堂。
成语弦外之音
拼音xián wài zhī yīn
解释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出处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
例句自以为这一句是一唱三叹,那一句是弦外之音。(刘半农《奉答王敬轩先生》)
成语言外之意
拼音yán wài zhī yì
解释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出处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宋·叶梦得《石林诗话》:“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
例句间有一二不尽之言,言外之意,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者,是他一枝一节好处。(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
成语便宜行事
拼音biàn yì xíng shì
解释便宜:方便,适宜。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斟酌处理,不必请示。
出处《史记·萧相国世家》:“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例句既然大权交代于你,你就得便宜行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成语直言不讳
拼音zhí yán bù huì
解释讳:避忌,隐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出处《晋书·刘隗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例句这倒不必多心,我是个无党无派的人,才敢这样直言不讳。(梁斌《红旗谱》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