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写动物动作的好成语

描写动物动作的好成语:饿虎扑食、狐奔鼠窜、狐潜鼠伏、鸡鸣狗吠、金鸡独立、狼奔兔脱、老牛舐犊、龙翔虎跃、龙腾虎啸、捧头鼠窜、气喘如牛、蛇食鲸吞、鼠窜狗盗、舞凤飞龙、鹰击毛挚、鱼跃龙门、鸡飞狗跳

1、饿虎扑食

解释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一回:“饿虎扑食最伤人,蛟龙戏水能凶恶。”

例句警察躲在罪犯的后边,趁其不备饿虎扑食,将罪犯摁倒在地,当场抓获。

2、狐奔鼠窜

解释比喻非常狼狈的逃窜。

出处宋书·《索虏传》:“或有狐奔鼠窜,逃首北境,而辄便苞纳,待之若旧,资其粮仗,纵为寇贼。”《英烈传》第二十一回:“诸部士卒,俱各狐奔鼠窜退去。”

例句无

3、鸡鸣狗吠

解释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

例句林语堂《萨天师语录》:“我听见这鸡鸣狗吠的嘈杂。”

4、金鸡独立

解释指独腿站立的一种武术姿势。后也指用一足站立。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四回:“我是‘金鸡独立’,要一足微长。”

例句你站在这桌子上,金鸡独立,那一条腿不许放下来。(茅盾《子夜》十七)

5、鸡飞狗跳

解释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出处茅盾《锻炼》:“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例句无

6、老牛舐犊

解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出处《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例句老牛舐犊,情所难禁。(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七回)

7、龙腾虎啸

解释声势壮盛的样子。

出处明·陈子龙《望下邳作七言古》:“龙腾虎啸势莫当,谁知芒肠云飞扬?”

例句无

8、捧头鼠窜

解释抱着脑袋,象老鼠似地逃窜。形容仓皇逃跑的狼狈相。

出处《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捧)头鼠窜,以归汉王。”

例句无

9、气喘如牛

解释形容大声喘气的模样。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脸是喝了个漆紫,连乐带忙,一头说着,只张着嘴,气喘如牛的拿了条大手巾擦那脑门子上的汗。”

例句那总办气喘如牛的说道:‘那贱人我不要了!’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六回

10、蛇食鲸吞

解释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出处隋·薛道衡《老氏碑》:“天齐地轴之所,蛇食鲸吞;铜陵、玉垒之区,狼顾鸱跱。”

例句无

11、舞凤飞龙

解释犹龙飞凤舞。气势奔放雄壮的样子。

出处宋·张孝祥《鹧鸪天·赠钱横州子山》词:“舞凤飞龙五百年,尽将锦绣裹山川。”

例句无

12、鹰击毛挚

解释击:搏击;挚:凶猛。鸷鸟扑击其他动物时,羽毛都张着。比喻严酷凶悍。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而纵以鹰击毛挚为治。”

13、鱼跃龙门

解释比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

出处语出《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唐·元弼有《鱼跃龙门赋》。

例句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宋·陆佃《埤雅·释鱼》

14、狐潜鼠伏

解释像狐狸和老鼠一样潜伏、藏匿。形容胆怯躲藏的样子。

出处明·张景《飞丸记·公馆言情》:“山居草宿,狐潜鼠伏,将略胜孙吴,军势振颇牧。”

例句无

15、狼奔兔脱

解释形容仓皇逃窜。

出处《冷眼观》第四回:“远远听见吆喝之声,由远而近……众人手忙脚乱,将桌上杯盘收拾干净,转眼间,狼奔兔脱,如鸟兽散去。”

例句无

16、龙翔虎跃

解释比喻奋发有为。

出处明·叶蕃《〈写情集〉序》:“其盖世之姿,雄伟之志,用天下国家之心,得不发为千汇万状之奇而龙翔虎跃也。”

例句无

17、鼠窜狗盗

解释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

出处《隋书·高祖纪》:“历阳、广陵、窥觎相继,或谋图城邑,或劫剥吏人,昼伏夜游,鼠窜狗盗。”

例句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