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好心办坏事的委婉成语

好心办坏事的委婉成语:狗咬吕洞宾、画蛇添足、南辕北辙、弄巧成拙、事与愿违、适得其反、欲速不达、拔苗助长

1、拔苗助长

解释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例句那种不顾学生能否接受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异于拔苗助长。

2、狗咬吕洞宾

解释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狗见了吕洞宾这样做善事的好人也咬,用来骂人不识好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例句你这是狗咬吕洞宾,把人家的好心当驴肝肺了。

3、南辕北辙

解释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例句你想这六条要求,与中央开出的六条款约,简直是南辕北辙,相差甚远,有甚么和议可言。(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八回)

4、弄巧成拙

解释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出处宋·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例句孩儿系深闺幼女,此事俱是父亲失言,弄巧成拙。(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

5、适得其反

解释适:正,恰好。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出处今议防堵者,莫不曰:‘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不知此适得其反也。 清·魏源《筹海篇·议守上》

例句学习知识,应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想一口吃个胖子,结果将会适得其反。

6、欲速不达

解释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例句无

7、画蛇添足

解释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

例句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

8、事与愿违

解释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出处三国魏·嵇康《幽愤》诗:“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例句不料后来事与愿违,现在这点局面小得很,应酬不开!(茅盾《子夜》十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