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关于赞美偶像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关于赞美偶像的成语:顶礼膜拜、暮鼓晨钟、三拜九叩、善男信女、天官赐福、有求必应、五体投地

1、顶礼膜拜

解释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

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20回:“这句话传扬开去,一时哄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顶礼膜拜。”

例句这句话传扬开去,一时哄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顶礼膜拜。(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回)

2、善男信女

解释佛教用语。原指皈依佛法的男女。后泛指信仰佛教的男男女女。

出处《金刚经·善现启请分》:“善男子,善女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例句但善男信女们不远千里朝拜金顶的仍然在老河口、石花街和草店的大道上络绎不绝。(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

3、五体投地

解释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出处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三国》:“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

例句屡闻至论,本极佩服,今日之说,则更五体投地。(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4、有求必应

解释只要有人请求帮助,就一定答应。

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崔秀才》:“往日良朋密友,有求必应。”

例句110报警台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到老百姓有求必应。

5、暮鼓晨钟

解释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出处唐·李咸中《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例句我委实的捱不彻暮鼓晨钟。(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

6、天官赐福

解释天官:道教奉天、地、水为三神,天官为其一。祈求降福消灾的吉利话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6回:“王氏听了,就是活神仙送了一个‘天官赐福’条子,笑道:‘你回来了好,这病减了七分之七。’”

例句丰子恺《阿咪》:“此时我但见贵客的天官赐福的面孔上方,露出一个威风凛凛的猫头。”

关于赞美偶像的词语:三拜九叩

词语解释

1、三拜九叩:指封建社会进见帝王及祭拜祖先的大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