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失去活下去的成语:春蚕到死丝方尽、苟且偷生、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湮没无闻
成语春蚕到死丝方尽
拼音chūn cán dào sǐ sī fāng jìn
解释丝:双关语,“思”的谐音。比喻情深谊长,至死不渝。
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例句无
成语忍辱负重
拼音rěn rǔ fù zhòng
解释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例句胡仇叹道:“‘忍辱负重’。郑兄,真不可及!”
成语湮没无闻
拼音yān mò wú wén
解释湮:埋没;无闻:没有知道。名声被埋没,没人知道。
出处《晋书·羊祜传》:“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
例句高才博识,俱有可录,岁月弥久,湮没无闻,遂传其本末,吊以乐章。(元·钟嗣成《录鬼簿序》)
成语苟且偷生
拼音gǒu qiě tōu shēng
解释苟且:得过且过;偷生:苟且地活着。得过且过,勉强活着。
出处《荀子·荣辱》:“今夫偷生浅知之属,曾比而不知也。”
例句但他知道,那种高官厚禄、那种的苟且偷生,是比死还要可怕。(郭沫若《屈原》第一幕)
成语卧薪尝胆
拼音wò xīn cháng dǎn
解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例句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必须卧薪尝胆,刻苦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