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表达看淡一切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表达看淡一切的成语:超然物外、看破红尘、闲云野鹤、心如止水、置身事外、醉生梦死、坐山观虎斗、坐观成败

1、超然物外

解释超:高超脱俗;物外:世外。超出世俗生活之外。引申为置身事外。

出处宋·苏轼《超然台记》:“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例句这一种仪式既经举行,即倘有后患,各部都该负责,不能超然物外,说风凉话了。(鲁迅《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

2、心如止水

解释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出处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例句屡遭情变之后,她已然心如止水,古井无波。

3、置身事外

解释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五回:“这彭仲翔却在背后袖手旁观,置身事外。”

例句悲观的由来,是在置身事外不辩是非,而偏要关心于文坛,或者竟是自己坐在没落的营盘里。(鲁迅《准风月谈·“中国文坛的悲观”》)

4、坐观成败

解释冷眼旁观人家的成功或失败。

出处《史记·田叔列传》:“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

例句吾想西伯侯姬昌自在安然,违避旨意,按兵不动,坐观成败,真是可恨。(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

5、坐山观虎斗

解释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

出处《史记·张仪列传》:“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例句同学之间发生争执时,我们要耐心劝解,决不能坐山观虎斗。

6、看破红尘

解释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

出处汉·班固《西都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例句新时代的年轻人不应有看破红尘的消极厌世态度。

7、闲云野鹤

解释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出处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

例句独有妙玉如闲云野鹤,无拘无束。(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8、醉生梦死

解释象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出处宋·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例句一切有志者都不应该醉生梦死、浑浑噩噩地虚度年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