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自己很满足的成语:安分知足、安时处顺、偿其大欲、超然自得、称心快意、称心如意、趁心像意、趁心如意、踌躇满志、富在知足、酒醉饭饱、讫情尽意、如愿以偿、三平二满、随遇而安、恬然自足、心满意得、洋洋得意、怡然自乐、怡然自得、知足不辱、知足常乐、知足知止、心满意足
1、安时处顺解释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出处《庄子·养生主》:“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例句他长期以来安时处顺,缺乏锻炼,因而经不起挫折。
2、超然自得解释超脱世事,自觉快乐和满足。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光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
例句他的小日子过得超然自得
3、偿其大欲解释偿:达到,满足。欲:欲望。大欲:野心。指满足了他最大的欲望,或达到了他的野心。
出处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日寇原欲在中国求偿其大欲,但中国的长期抵抗,将使日本帝国主义本身走上崩溃的道路。”
例句无
4、称心快意解释遇事如意,心情舒畅。称心:恰合心愿。快意:心情爽快舒适。
出处《与妻书》:“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
例句无
5、趁心像意解释犹言称心如意。指完全合乎心意。趁:满足,遂。趁,通“称”。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八卷:“若论起吴衙内,只算做半饥半饱,未能趁心像意。”
例句无
6、富在知足解释有了财富之后,要知道满足,不要贪得无厌。
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富在知足,贵在求退。”
7、酒醉饭饱解释比喻饮食得到了满足。
出处明·张岱《陶庵梦忆西湖七月半》:“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
例句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吃得酒醉饭饱,沏上两碗上好的龙井茶,赓续未尽的谈兴。”
8、三平二满解释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
出处宋·黄庭坚《四休居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被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妨,老即休。”
例句宋·陈亮《又乙巳秋书》:“眼光亦三平二满,元靠不得;亦何力使得大地清明,赫日常在乎?”
9、随遇而安解释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出处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一:“随寓而安,斯真隐矣。”
例句不过能够随遇而安——即有船坐船云云——则比起幻想太多的人们来,可以稍为安稳,能够敷衍下去而已。(鲁迅《两地书》六)
10、恬然自足解释指胸中恬淡,无处不感到满足。
出处《西湖佳话·孤山隐迹》:“故和靖能高卧孤山,而足迹不入城市者二十余年,而从无一日不恬然自足,诚甘心于隐,而非假借也。”
例句无
11、心满意足解释形容心中非常满意。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一回:“两个小的,亦被武松搠死……武松道:‘我方才心满意足,走了罢休!’”
例句房间虽然不大,但我也心满意足了。
12、心满意得解释心中满足,洋洋得意。
出处茅盾《子夜》六:“在这些心满意得的人们面前,他真感得无地自容。”
例句无
13、洋洋得意解释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出处《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例句一席话说得夏作人洋洋得意。(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六回)
14、怡然自得解释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出处《列子·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例句刘厚守听了,怡然自得,坐在椅子上,尽兴地把身子乱摆,一声也不响。(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15、知足不辱解释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
出处《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汉书·疏广传》:“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例句常言:“知足不辱。”官人宜急流勇退,为山林娱老之计。(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
16、知足常乐解释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出处先秦·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例句一个快乐主义者首先得有知足的修养,就是古训所谓‘知足常乐’。王西彦《古屋》第一部
17、知足知止解释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
出处《周书·萧大阛传》:“况乎智不逸群,行不高物,而欲辛苦一生,何其僻也。岂如知足知止,萧然无尽。”
例句无
18、踌躇满志解释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出处《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例句这在胡景伊自然是踌躇满志,而在尹昌衡则会义愤填膺了。(郭沫若《少年时代·黑猫》)
19、讫情尽意解释指尽量满足自己的情感和心意,不加控制。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帝王之怒,不宜讫情尽意。”
例句无
20、怡然自乐解释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例句这简直是不伦不类的态度,但他却怡然自乐,认为是义薄云天,忠贯日月,大有关云长“降汉不降曹”的气慨。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复辟谬说》
21、安分知足解释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三笔·人当知足》:“其安分知足之意终身不渝。”
例句这吴推官若是安分知足的人,这也尽叫是快活的了。(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一回)
22、称心如意解释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出处宋·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例句但是这个贵州,十分瘠苦,处万山之中,又是晴少雨多,吃的、用的、穿的,无一样能够称心如意。(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五)
23、趁心如意解释称心如意。指符合心意,满足愿望。趁,通“称”。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
例句无
24、如愿以偿解释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一回:“况且他家里人既然有心弄死他,等如愿以偿之后,贼人心虚,怕人议论,岂有不尽力推在医生身上之理?”
例句他终于如愿以偿,考上的北京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