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芦苇的唯美成语:画荻教子、葭莩之亲、兼葭倚玉、万水千山、一塌胡涂、一尘不染、一帆风顺、一心一意、一成不变、一斑半点、一波才动万波随、一班半点、一百二十行、一病不起、一目了然、一秉大公、一笔不苟、一表非俗、一表非凡、一败涂地、一鸣惊人、一劳永逸、一朝一夕、一步登天、一目十行、一落千丈、一视同仁、一举两得
1、葭莩之亲解释葭莩:芦苇杆内壁的薄膜。比喻关系疏远的亲戚。
出处《汉书·中山靖王传》:“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
例句唐炯是张之洞的大舅子,跟他亦算有葭莩之亲,所以于公于私,他都不能不派人来送信。(高阳《母子君臣》)
2、兼葭倚玉解释蒹葭:初生的芦苇。玉:仙树。芦苇倚在仙树上。①比喻两个品貌极为悬殊的人在一起,显得很不协调。②比喻地位卑微的人依附高贵的人。亦作“蒹葭倚玉树”、“蒹葭
例句无
3、万水千山解释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出处唐·张乔《寄维阳故人》诗:“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
例句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月程。(唐·贾岛《送耿处士》诗)
4、一表非凡解释表:外貌;凡:平凡。形容人容貌俊秀又有精神。
出处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天生的一表非俗,匹配得你过。”
例句适才有东土大唐差来拜佛取经的一个和尚,倒换关文,却一表非凡。(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八回)
5、一败涂地解释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例句一支思想涣散、纪律松弛的队伍参加比赛能不一败涂地吗?
6、一步登天解释登:上。一步跨上青天。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境界或程度。有时也用来比喻人突然得志,爬上高位。
出处清·徐珂《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当监临,斯文扫地。”
例句知识要通过学习逐渐积累,想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
7、一成不变解释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出处《礼记·王制》:“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例句事物都是在发展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
8、一举两得解释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出处《晋书·束皙传》:“赐其十年炎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例句一则免楚之患,二则激晋之来,岂非一举两得?(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一回)
9、一劳永逸解释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出处汉·班固《封燕然山铭》:“兹可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无宁者也。”
例句“一劳永逸”的话,有是有的,而“一劳永逸”的事却极少。(鲁迅《花边文学·再论重译》)
10、一落千丈解释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出处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诗:“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例句所以喜奎一嫁,转瞬坤伶声势,一落千丈,伶界牛耳,又让男伶夺去。(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六回)
11、一鸣惊人解释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处《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例句一鸣惊人,实在是出乎意外。(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
12、一目了然解释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出处明·张岱《皇华考序》:“可见按图索籍,三溪道路,一目了然。”
例句却说这中堂正对着那个围场,四扇大窗洞开,场上的事,一目了然。(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
13、一目十行解释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出处《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例句那三官双名景隆,字顺卿,年方一十七岁,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读书一目十行,举笔即便成文。(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四)
14、一视同仁解释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出处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例句警察却不怕自行车,更不怕洋车和三轮儿。他们对洋车和三轮儿倒是一视同仁,一个不顺眼就拳脚一齐来。(朱自清《回来杂记》)
15、一心一意解释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例句所以彭官保便一心一意的料理防守事宜,庄制军便一心一意料理军需器械。(清·张春帆《宦海》第四回)
16、一朝一夕解释朝:早晨;夕:晚上。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
出处《周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例句即如今日中倭之构难,究所由来,夫岂一朝一夕之故也哉!(清·严复《论世变之亟》)
17、一百二十行解释犹三百六十行。指各种行业。
出处《宣和遗事》前集:“[微宗等]无日歌欢作乐,遂于宫中内列为市肆,令其宫女卖茶卖酒及一百二十行经纪买卖皆全。”
例句我想这一百二十行,门门都好着衣吃饭,偏俺这一门却是谁人制下的?这一质问可以说是对於妓门制度的控诉与否定。元·关汉卿《金线池》一折
18、一班半点解释犹言一点半点,常暗指男女关系。班,通“斑”。
出处宋·黄庭坚《望远行》词:“且与一班半点,只怕你没丁香核。”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二出:“近日来与小生有一班半点之事,争奈撇不下此妇人。”
例句无
19、一斑半点解释比喻极小部分。
出处宋·胡宏《胡子知言·复义》:“天命之谓性,流行发见于日用之间,患在学道者未见全体,窥见一斑半点,而执认己意,以为至诚之道。”《朱子语类》卷六七:“今人只是知得一斑半点,见得这些,所以不到极处也。”
例句那巫氏是个泼悍浪妇,挟制老公,又好做一斑半点的事,钱歪嘴管他不得。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九回
20、一笔不苟解释不苟:不苟且。连一笔都不马虎。
出处清·沈初《西清笔记·纪名迹》:“前后一笔不苟,功力如此,洵神技也。”
例句我的创作态度多么严肃,我真是一笔不苟。茅盾《无题》
21、一波才动万波随解释指一波方动,万波随之而起。比喻事情开端后的不断发展变化。
出处宋·惠洪《冷斋夜话·船子和尚偶》:“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例句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金·元好问《论诗》诗之二二
22、一表非俗解释形容人的仪表非比寻常。
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他生在无忧愁太平时务,空生得貌堂堂一表非俗。”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天生的一表非俗,匹配得你过。”
例句李蒙见仲翔一表非俗;又且当朝宰相之侄,亲口嘱托,怎敢推委。(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八卷)
23、画荻教子解释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出处《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例句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的故事让人深受感动
24、一病不起解释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恶化,终至死亡。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那詹典在途中本就受了些风霜,到家又传了时症,一病不起,呜呼哀哉死了。”
例句老舍《正红旗下》:“大哥不幸一病不起,福海二哥才有机会补上了缺。”
25、一尘不染解释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出处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宋·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例句特别是夏季,绿树红楼,一尘不染。(臧克家《老舍永在》)
26、一帆风顺解释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出处唐·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例句栉霜沐露多劳顿,喜借得一帆风顺。(清·李渔《怜香伴·蹴居》)
27、一秉大公解释指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出处明·张居正《答工部郎中刘公伯燮言用人毁誉》:“仆近来用人处事,一秉大公。”
例句那里有好人?本县为官,上不欺君,下不虐民,自到任二年之久,我一秉大公办事。坑余生《续济公传》第二回
28、一塌胡涂解释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同“一塌糊涂”。
出处曹禺《北京人》第二幕:“我的运气不好,处处倒楣,碰钉子,事业一到我手里就莫名其妙地弄得一塌胡涂。”
例句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