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的成语伤感短:哀痛欲绝、抱头大哭、抱头痛哭、抱璞泣血、悲痛欲绝、触目伤怀、大放悲声、额蹙心痛、肝肠寸断、疾首痛心、泪干肠断、泪如泉滴、目断魂销、泣不成声、泣下如雨、若丧考妣、痛哭流涕、痛心拔脑、透骨酸心、五内俱崩、心如刀割、痛心入骨
1、哀痛欲绝解释伤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例句宝庆给大哥唱了一曲挽歌,直唱得泣不成声,哀痛欲绝。(老舍《鼓书艺人》十七)
2、悲痛欲绝解释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例句她听到儿子遭到车祸的消息,悲痛欲绝。
3、大放悲声解释放声痛哭。形容非常伤心。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4回:“宝钗走到跟前,见凤姐已经停床,便大放悲声。”
例句少奶奶掩面大哭道:“只是我的天唷!”说着大放悲声。(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九回)
4、额蹙心痛解释极度忧愁伤心的样子。
出处明天放道人《〈四声猿〉序》:“《渔阳》意气,泉路难灰,世人假慈悲学大菩萨,而勤王断国之徒,多在涂脂调粉之辈,此文长所为额蹙心痛者乎。”
例句无
5、疾首痛心解释①伤心到时极点。②痛恨到极点。
出处《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曹海凝墓志》:“民嗟邑主,疾首痛心。”《南史·虞寄传》:“不意将军惑于邪说,翻然异计,寄所以疾首痛心,泣尽继之以血,万全之策,窃为将军惜之。”
例句天下愚夫愚妇莫不疾首痛心,愿得伸锄奋挺以致死于敌。宋·岳飞《奏乞本军进计刘豫札子》
6、泪干肠断解释形容伤心到极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气的彩云哭个泪干肠断。”
例句等到泪干肠断的时候,她的心也就是死了
7、泪如泉滴解释形容触动伤心事,眼泪象泉水一样流出。
出处唐·刘损《愤惋诗》之三“莫道诗成无泪下,泪如泉滴亦须干。”
例句无
8、目断魂销解释目断:竭尽目力所见。指竭尽目力也看不见,因而内心十分悲痛。形容因离别而十分伤心。亦作“目断魂消”。
出处唐·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臣自离京国,目断魂销,每至五更朝谒之时,臣实制泪不得。”
例句无
9、泣不成声解释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出处《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尽夜哭泣,气不属声。”
例句弥留之际,日饮白汤升许,欲以洗涤肺腑,及食不下咽,泣不成声。(清·黄钧宰《金壶七墨·鸳鸯印传奇始末》)
10、泣下如雨解释眼泪象雨一样。形容伤心到极点。
出处《诗·邶风·燕燕》:“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例句十一娘困述病源,封泣下如雨。(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
11、若丧考妣解释丧:死去;考:父亲;妣: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出处汉·扬雄《元后诔》:“享国六十,殂落而崩。四海伤怀,擗踊拊心,若丧考妣,遏密八音。”
例句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鲁迅《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
12、痛哭流涕解释涕:眼泪。形容伤心到极点。
出处《汉书·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宋史·胡铨传》:“而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陵夷不可复振,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矣。”
例句我怎能忍心告诉他,使这个老人痛哭流涕呢?(冯德英《迎春花》第六章)
13、痛心拔脑解释形容伤心到极点。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陆机与长沙顾母书,述从祖弟士横死。乃言,痛心拔脑,有如孔怀。”
14、痛心入骨解释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是以智达之士莫不痛心入骨。”
例句每与刘左将军、孙公祐共论此事,未尝不痛心入骨,相为悲伤也。(《三国志·蜀志·孙乾传》)
15、透骨酸心解释形容极度伤心。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她自己心中,以有一腔的弥天恨事,透骨酸心。
例句无
16、五内俱崩解释伤心得连内脏都破碎了。形容极度哀痛。
出处清·黄宗羲《书钱美恭寻亲事》:“美闻此言,五内崩裂。”
17、心如刀割解释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待着些粗粝,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
例句(1)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他不禁心如刀割。(2)一想起母亲在旧社会所受的凄苦,就让人感到心如刀割,肺如箭穿。
18、抱头大哭解释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的样子。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两人抱头大哭,哭了一场坐下。”
例句这一对被海峡分割了40年的夫妻,一经相见,抱头大哭,慨叹不已。
19、抱头痛哭解释指十分伤心或感动,抱头大哭。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四回:“这里于家父子同他家里人抱头痛哭。”
例句他的妻子不幸去世,他抱头痛哭,悲痛欲绝。
20、抱璞泣血解释比喻怀才不遇,伤心悲痛。
例句无
21、触目伤怀解释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出处朱自清《背影》:“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不能自己。”
例句无
22、肝肠寸断解释比喻伤心到极点。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例句一时想起碑中记中薄命之话,再看看书香、秀英诸人前车之鉴,不由不毛骨悚然,肝肠寸断。(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