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享受生活的成语:安危与共、闭门不出、闭门酣歌、鹑居鷇饮、鹑居鷇食、粗衣粝食、丹书铁券、丹书铁契、分形同气、及时行乐、饥不择食、今朝有酒今朝醉、金匮石室、铁券丹书
1、安危与共解释共同享受安乐,共同承担危难。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连。
出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2、闭门酣歌解释指闭门不出,尽兴饮酒,尽情歌舞。形容沉缅酒色,尽情享受。
出处唐·李延寿《南史·徐绲似》:“绲为梁湘东王,镇西谘议参军,颇为声色,侍妾数十,……,便醉而闭门,尽日酣歌。”
3、鹑居鷇食解释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出处《庄子·天地》:“夫圣人鹑居而鷇食,鸟行而无彰。”
4、鹑居鷇饮解释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同“鹑居鷇食”。
出处《隋书·薛道衡传》:“鹑居鷇饮,不殊于羽族。”
例句无
5、丹书铁契解释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出处《汉书·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例句你就是有丹书铁契,我也不怕你
6、丹书铁券解释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出处《后汉书·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例句先朝赐有丹书铁券,安居乐业。(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七回)
7、分形同气解释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
出处《吕氏春秋·精通》:“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
例句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8、饥不择食解释不管什么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顾不得选择。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十:“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饥不择食。’”
例句自古有几般: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回)
9、今朝有酒今朝醉解释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
出处唐·罗隐《自遣》诗:“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例句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今朝有酒今朝醉,管它冬夏与春秋。”
10、金匮石室解释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例句自老聃写书征藏,以诒孔氏,然后竹帛下庶人,六籍既定,诸书复稍稍出金匮石室间。(章炳麟《订孔上》)
11、闭门不出解释关起门来不外出,指杜绝与外界交往。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史弼传》:“荆竟归田里,称病闭门不出。”
例句他总是闭门不出。
12、粗衣粝食解释粝:粗米。穿粗布衣,吃粗米饭。形容生活水平很低。也指不追求生活享受。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粗衣遮寒,粝食活命。”
例句粗衣粝食,三十年如一日。(清·叶廷绾《鸥陂渔话·侯忠节公父子为僮宾作书》)
13、及时行乐解释不失时机,寻欢作乐。
出处汉乐府《西门行》诗:“夫为乐,为乐当及时。”《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例句此时离行期尚远,正当及时行乐,反要伤悲,岂不将好好时光都变成苦海吗?(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八回)
学会享受生活的词语:铁券丹书
词语解释
1、铁券丹书:铁券:用铁制的凭证;丹书:用朱砂写字。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