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被朋友误会的成语:百口莫辩、百喙莫辩、百辞莫辩、含冤受屈、有口难辩、有口难分、有口难言、证据确凿
1、百辞莫辩解释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出处鲁迅《准风月谈·后记》:“被责难者处于时势潮流之下,百辞莫辩,辩则反动更为证实。”
例句被责难者处于时势潮流之下,百辞莫辩,辩则反动更为证实。(鲁迅《准风月谈·后记》)
2、百口莫辩解释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出处宋·刘过《建康狱中上吴居父》:“虽有百口而莫辩其辜。”
例句玉林和忠和醒悟了,一打便是祸事,若是李三顺身上有了伤,便百口莫辩,“官司”非输不可。(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3、有口难分解释分:分辩。有嘴难分辩。形容难分辩清楚。
出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一折:“直着我有口难分,进推无门。”
例句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说他是个封翁太老爷,把个荀老爹气得有口难分。”
4、有口难言解释言:说。虽然有嘴,但话难以说出口。指有话不便说或不敢说。
出处宋·苏轼《醉睡者》诗:“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例句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
5、有口难辩解释虽然有口,却难以分辩清楚。常指含冤受屈但又无处申诉。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孟夫人有口难辩,倒被他缠住身子,不好动身。”
例句证据确凿,铁证如山,有口难辩,抓进牢去,判了十五年徒刑。张书绅《正气歌》
6、百喙莫辩解释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的嘴也不能辩解。同“百口莫辩”。
出处宋·陈亮《谢何正言启》:“谤出事情之外,百喙莫辩;变生意料之余,三肱并折。”
例句素臣一段议论,如老吏断狱,使刘邦百喙莫辩。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七十一回
7、含冤受屈解释遭受委曲,忍受冤枉。同“含冤负屈”。
出处艾芜《关于三十年文艺的一些感想》四:“文艺工作者含冤受屈,管文艺的同志也无可奈何,只有随声应和,得以幸存。”
例句无
8、证据确凿解释确凿:确实。证据确实可靠,无法否认。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尸场检验,证据确凿。且并未用刑,尔兄自认斗杀,招供在案。今尔远来,并非目睹,何得捏词妄控。理应治罪,姑念为兄情切,且恕。不准。”
例句深恐不法勇丁,骚扰百姓,所以面谕本县:倘有前项情事,证据确凿,准其到县指控。审明之后,即以军法从事,决不宽贷。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