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已故父亲的成语:睹物思人、恍如隔世、记忆犹新、栩栩如生、言犹在耳、一颦一笑、溢于言表、音容笑貌、跃然纸上、历历在目
1、睹物思人解释睹:看;思:思念。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出处唐·裴铏《传奇·颜睿》:“贵妃赠辟(避)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
例句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四回)
2、恍如隔世解释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仿佛隔了一个时代。指一种因人事或景物变化很大而引起的感触。
出处宋·范成大《吴船录下》:“发常州,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陆续于道,恍然如隔世焉。”
例句世居浦东的不少孤寡老人,随着居委会组织的“看看浦东新面貌”的活动,见到新矗立的新楼大厦和雄居两岸的大桥,不少人感叹:仅仅三年,却有恍如隔世之感了。
3、记忆犹新解释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象刚才发生的一样。
出处宋·刘克庄《后村全集·跋章南举千藁》:“仆曩官健上,多识其士,友去之数十年,犹记忆如新相知;今屈指故交存者十无一二。”
例句恭王因为皇帝的告戒,记忆犹新,在这些加官进爵的事上,要避把持的嫌疑。(高阳《玉座珠帘》下册)
4、栩栩如生解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出处《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茫茫然周也。”
例句这些画里的虾所以栩栩如生,是由于他深刻观察过真正的虾的生活,笔墨变化、写照已经达到了极高境界的缘故。(秦牧《虾趣》)
5、言犹在耳解释犹:还。说的话还在耳边。比喻说的话还清楚地记得。
出处《左传·文公七年》:“今君虽终,言犹在耳。”
例句言犹在耳,忠岂忘心。(唐·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6、一颦一笑解释颦:皱眉。指忧和喜的表情。
出处《韩非子·内储说左上》:“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
例句金门玉堂临水居,一颦一笑千万余。(南朝梁·萧统《龙笛曲》)
7、跃然纸上解释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
出处清·薛雪《一瓢诗话》三三:“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
例句虽然象通不通似的,但是对于抗日救国的热烈和对于我们被捕的义愤,也已跃然纸上。(邹韬奋《经历·同情和厚意》)
8、溢于言表解释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出处明·朱舜水《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来书十读,不忍释手,真挚之情,溢于言表。”
例句农民们互相传说,彼此相告,雀跃的欣喜的心情溢于言表。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七章
9、历历在目解释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出处唐·杜甫《历历》诗:“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例句李老师冒雨给我补课的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10、音容笑貌解释指死者生前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出处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先生的音容笑貌,还在目前,而所讲的《说文解字》却一句也不记得了。”
例句直到现在,老师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