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赞美领导能力强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赞美领导能力强的成语:伯仲之间、不遗余力、出谋划策、调兵遣将、阿谀逢迎、发号施令、尽心竭力、精明强干、决胜千里、克勤克俭、力挽狂澜、妙算神机、全力以赴、任劳任怨、神机妙算、随机应变、无懈可击、胸怀大志、应付自如、与人为善、真知灼见、指挥若定、智勇双全、坐筹帷幄、当机立断、运筹帷幄、中流砥柱

1、伯仲之间

解释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出处三国·曹丕《曲论·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例句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唐·杜甫《咏怀古迹》诗)

2、出谋划策

解释谋:计谋;划:筹划。制定计谋策略。指为人出主意。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例句其余的人,连老贺在内,也都出谋划策,各有贡献。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九章

3、当机立断

解释当机:抓住时机。在紧要时刻立即做出决断。

出处汉·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例句哥哥,国姓爷就在城下,你应该当机立断。(郭沫若《郑成功》第七章)

4、调兵遣将

解释调动兵力,派遣将领。泛指调动安排人力。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例句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

5、阿谀逢迎

解释阿谀:用言语恭维别人;逢迎:迎合别人的心意。奉承,拍马,讨好别人。

出处《二程全书·伊川易传一》:“周之与否在君而已,不可阿谀奉迎求其比己也。”

例句其时京师有一流棍,名叫李光,专一阿谀逢迎,谄事令孜。(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6、发号施令

解释号:号令;施:发布。发布命令。现在也用来形容指挥别人。

出处《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藏。”《淮南子·本经训》:“发号施令,天下莫不从风。”

例句我们历来主张革命要依靠人民群众,大家动手,反对只依靠少数人发号施令。(《毛泽东选集·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7、尽心竭力

解释用尽心思,使出全力。形容做事十分努力。

出处后汉·马融《忠经·武备章》:“行此六者,谓之有利,故得师尽其心,竭其力,致其命。”

例句卿当尽心竭力,务在必退周兵,以擒罪首。(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五回)

8、精明强干

解释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六回:“承辉这个人,甚是精明强干。”

例句三班风格高,抽出了四个精明强干的小伙子来帮助我们。

9、决胜千里

解释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例句他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无决胜千里之才。

10、力挽狂澜

解释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例句在这危急的时刻,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扭转了局势。

11、妙算神机

解释形容智谋无穷,善于洞察形势,计策得当。

出处宋·赵佶《念奴娇》:“妙算神机,须信道,国手都无勍敌。”

例句无

12、任劳任怨

解释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汉书·石显传》:“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

例句而杨嗣昌也完全执行他的主张,任劳任怨。(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

13、神机妙算

解释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出处《后汉书·王涣传》:“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李贤注:“智算若神也。”

例句(周)瑜大惊,慨然叹日:‘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14、随机应变

解释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出处《旧唐书·郭孝恪传》:“世充日踧月迫,力尽计穷,悬首面缚,翘足可待。建德远来助虐,粮运阻绝,此是天丧之时。请固武牢,屯军氾水,随机应变,则易为克殄。”

例句总而言之,我们做官,总要随机应变,能屈能伸,才不会吃亏。(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五回)

15、无懈可击

解释懈:松懈,引伸为漏洞、破绽。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

出处《孙子·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曹操注:“击其懈怠,出其空虚。”

例句前后不过四五个钟头。却也办得细密周到,无懈可击。(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二回)

16、胸怀大志

解释怀:怀藏。胸有远大志向。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例句王朔《我是“狼”》:“别看你一天到晚胸怀大志,读这个学那个,弄出一副胸怀大志的矜持样子。”

17、应付自如

解释应付:对付,处置。自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

出处邹韬奋《经历 英文的学习》:“你在上课前仅仅查了生字,读了一两遍是不够的,必须完全了解全课的情节,才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

例句这样才能应付自如,所向必利。(茅盾《子夜》五)

18、真知灼见

解释灼:明白,透彻。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

例句两家之学皆深入宋儒之室,但以汉学为不可废耳,多倚墙之见,依违之言,岂真知灼见者哉!(江藩《汉学师承记·顾炎武》)

19、指挥若定

解释形容态度冷静,考虑周全,指挥起来就象一切都事先规定好了似的。

出处唐·杜甫《咏怀古迹》诗:“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例句他刚刚坐定,这一大群人已经跟了进来,用各种阿谀逢迎的言词称颂他神机妙算,“指挥若定”。(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一章)

20、智勇双全

解释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 。”

例句要讲究策略,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21、中流砥柱

解释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例句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22、坐筹帷幄

解释坐在军帐里出谋划策。

出处《宋史·赵范传》:“如用刘琸,须令亲履行阵,指纵四人,不可止坐筹帷幄。”

例句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深入基层,亲历亲为,不能老是坐筹帷幄,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

23、不遗余力

解释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不遗余力矣,必且欲破赵军。”

例句委员和事,调停惟赖孔方;绅士责言,控诉不遗余力。(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回)

24、全力以赴

解释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出处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例句(1)抗洪救灾,党政军民都要全力以赴,(2)他全力以赴去做事,因此常常能够成功。

25、与人为善

解释与:赞许,赞助;为:做;善:好事。指赞成人学好。现指善意帮助人。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例句想你们教士也是与人为善,断不肯叫我为难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九回)

26、运筹帷幄

解释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例句妙算神机说子牙,运筹帷幄更无差。(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

27、克勤克俭

解释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处《书·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例句克勤克俭,无怠无荒。(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撤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