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饭菜丰盛的成语:八珍玉食、垂涎三尺、垂涎欲滴、挤眉弄眼、津津有味、脍炙人口、千言万语、三牲五鼎、山珍海味、生花妙笔、食指大动、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五味俱全、相得益彰、秀色可餐
1、八珍玉食解释泛指精美的肴馔。
出处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三卷:“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
2、垂涎三尺解释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出处唐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例句对面坐着一个垂涎三尺的小黑白花狗,挤眉弄眼的希望吃些……。(老舍《赵子曰》第三章)
3、垂涎欲滴解释涎:口水。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十分贪婪的样子。
出处唐·柳宗元《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
例句但是在我这样的一个穷小子看来,确觉得 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而且老实说,确也有些垂涎欲滴!(邹韬奋《经历·贫民窟里的报馆》)
4、挤眉弄眼解释用眼睛、眉毛示意。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回:“武松又见这两个公人,与那两个提朴刀的挤眉弄眼,打些暗号。”
例句不料偏又有几个滑贼看出形景来,都背后挤眉弄眼,或是咳嗽扬声。(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
5、津津有味解释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出处汉·王褒《洞箫赋》:“哀悁悁之可怀兮,良醰醰而有味。”
例句话是这样说,可是谈起理论,许宁还是一套套地向道静谈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
6、脍炙人口解释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
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海叙不遇》:“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例句一部脍炙人口的《国风》与《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采部分,便是诗歌合作中最美满的成绩。(闻一多《歌与诗》)
7、千言万语解释形容说得话很多。
出处唐·郑谷《燕》诗:“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
例句两人对望着,好象没有话说了,其实心里正有着千言万语。(巴金《家》三十六)
8、三牲五鼎解释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出处元 高明《琵琶记 蔡公逼伯喈赴试》:“三牲五鼎供朝夕,须胜似啜菽并饮水。”
例句明·冯惟敏《端正好·涞邑初度自述》套曲:“纸灰起归何处?摆列着三牲五鼎,止不住短叹长吁。”
9、山珍海味解释海错:指各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出处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羊羔如折葵。”
例句调补剂不一定象山珍海味那样适味可口。(闻一多《邓以蛰〈诗与历史〉题记》)
10、生花妙笔解释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例句作者用他那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人间仙境。
11、头头是道解释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出处《续传灯录·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例句再看他后面讲那汽机的做法用法,头头是道,语语内行。(清·姬文《市声》第十三回)
12、娓娓动听解释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就把英语来对答,倒也说得清脆悠扬,娓娓动听。”
例句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细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邹韬奋《我的母亲》)
13、五味俱全解释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形容调味齐全适宜。
出处《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例句大人你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肝胆虚实,那羹本五味俱全。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14、相得益彰解释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例句由于它的内容太卓越了,朴拙的形式并不造成不良影响;相反的,却使它们相得益彰。(秦牧《茅台·花雕瓶子》)
15、秀色可餐解释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出处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例句(1)这位姑娘非常漂亮,真可说是秀色可餐了。(2)向西望去,远远地有座高冈,冈上林木蓊郁,秀色可餐。
16、食指大动解释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出处《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例句食指大动的预兆不一定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