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效仿的很好的成语:东施效颦、范水模山、邯郸学步、葫芦依样、画虎类犬、依样画葫芦、不伦不类
1、不伦不类解释不伦:不同类。既非这一类,又非那一类,形容成样子或没有道理。
出处明·吴炳《疗炉羹·絮影》:“眼中人不伦不类,阱中人不伶不俐。”
例句王夫人听了,早知道来意了。又见他说的不伦不类,也不便不理他。(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
2、东施效颦解释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例句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厌。(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回)
3、范水模山解释比喻效法模仿他人。
出处清·江顺诒《词学集成》第六卷:“抗心迈古,肆力式靡;吹花嚼蕊,相炫虚华,范水模山,自诧淡远。”
例句无
4、邯郸学步解释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例句写作文不能照搬例文,那样会像邯郸学步一样,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5、葫芦依样解释依样画葫芦。比喻只是模仿,缺乏创造。
出处清·周亮工《书影》第三卷:“工者不免优孟抵掌之诮,拙者至有葫芦依样之讥。”
例句才既不天,而仅葫芦依样的我们,那就不能不有多少学理上的准备。郭沫若《文艺论集·批评与梦》
6、画虎类犬解释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例句端福不甚聪明,恐画虎类犬。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一回
7、依样画葫芦解释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
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颇闻翰林草制,皆捡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诊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例句侄女既不认得,又不知从何下笔,只好依样画葫芦,细细临写。(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