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珍惜和失去的成语:财殚力竭、词穷理绝、辞金蹈海、非分之财、公是公非、关情脉脉、海沸山摇、后悔莫及、悔之晚矣、及第成名、竭泽焚薮、绝圣弃知、理不胜辞、名下无虚、脉脉含情、情见乎词、事与愿违、退食自公、违天悖理、息息相关、虚应故事、悬崖勒马、摇头叹息、以防万一、追悔莫及、知难而退
1、财殚力竭解释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
出处《晋书·刘毅传》:“自桓玄以来,驱蹙残败,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自非财殚力竭,无以至此。”
例句自冯氏数终,余烬奔窜,丑类渐盛,遂见陵逼,构怨连祸,三十余载,财殚力竭,转自孱踧。《魏书·百济传》
2、词穷理绝解释指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同“词穷理尽”。
出处《五灯会元·罗汉琛禅师法嗣·清凉文益禅师》:“师窘无以对,即放包依席下求决择。近一月馀,日呈见解,说道理。藏语之曰:‘佛法不恁么。’师曰:‘某甲词穷理绝也。'”
例句无
3、辞金蹈海解释比喻不慕富贵,慷慨有气节。
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战国时,秦军围赵都邯郸,齐人鲁仲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劝阻尊秦昭王为帝,并表示若秦王为帝,则自己将蹈东海而死。秦军退后,赵平原君以千金谢之,鲁仲连却不受,以为为人排难解纷而取酬,是商贾之事。
例句受爵能让,怀辞金蹈海之风;成功不居,从辟谷封留之请。明·武宗《刘基赠谥太师文成诰》
4、非分之财解释不是自己应得的钱财。指本身不应该拿的钱财。
5、公是公非解释公认的是非。
出处唐·刘禹锡《天论上》:“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
例句公是公非订弟兄,徐行疾行携子侄。清·赵翼《戏为叠字体》
6、海沸山摇解释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山裂”。
出处明·无名氏《那吒三变》第三折:“小圣啸起大风,刮的来天昏地暗,海沸山摇。”
例句无
7、后悔莫及解释后悔:事后的懊悔。指事后的懊悔也来不及了。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反水不收,后悔不及。”
例句做事要小心,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就后悔莫及了。
8、及第成名解释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通过考试并得到功名。
出处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怎肯似那等穷酸恶醋,得一个及第成名,却又早负德辜恩。”
9、竭泽焚薮解释竭:排水。薮:指草野。排干池水捕鱼,烧光草野捉兽。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
出处《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可,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10、情见乎词解释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同“情见乎辞”。
出处清·钱谦益《读杜小笺下》:“故国旧臣,俯仰上下,情见乎词矣。”
例句无
11、退食自公解释减膳以示节俭。指操守廉洁。
出处《诗经·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例句无
12、违天悖理解释做事残忍,违背天道伦理。同“违天逆理”。
出处《明史·王直传》:“今敌肆猖獗,违天悖理,陛下但宜固封疆,申号令,坚壁清野。”
例句无
13、息息相关解释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出处清 严复《救亡决论》:“二者皆与扎营踞地息息相关者也。”
例句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与生命的起源息息相关。
14、虚应故事解释故事:成例。照例应付,敷衍了事。指用敷衍的态度对待工作。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一回:“他既自己情愿,你们代我著实重打,若再虚应故事,定要狗命。”
例句茅盾《幻灭》:“几乎使你疑惑是虚应故事,而声嘶力竭之态,又随在暴露。”
15、悬崖勒马解释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马:收住缰绳,使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此书生悬崖勒马,可谓大智矣。”
例句您铸成大错在前,已经对不起天地祖宗,赶快悬崖勒马吧!(华而实《汉衣冠》三)
16、摇头叹息解释形容感慨或难过的表情。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4章:“他们睁着眼睛不看责任制带来的好处,只管继续摇头叹息:‘社会主义已经不成体统了’。”
例句看着河水受污染的面积日益扩大,大家不禁摇头叹息。
17、知难而退解释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行,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例句尤其是因为在那一级里有三、四个“吵客”,弄得那位英文教员不得不知难而退。(邹韬奋《经历·新饭碗问题》)
18、追悔莫及解释后悔也来不及了。
出处汉·晁错《上书言兵事》:“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也。”
例句无
19、名下无虚解释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后比喻名不虚传。
出处《陈书·姚察传》:“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臻谓所亲曰:‘名下定无虚士。’”
例句今得幸遇,真是名下无虚。(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
20、脉脉含情解释脉脉:两眼凝神,要向别人诉说心曲的样子。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形容用眼神或行动默然地表达情意。
出处唐·李德裕《二芳丛赋》:“一则含情脉脉,如有思而不得,类西施之容冶,眼红罗之盛饰。”
例句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22章:“给他倒了一杯水,然后坐在他身边的凳子上一声不响,脉脉含情地望着他。”
21、以防万一解释万一:意外变化。用以防备难以预料的事情。
出处冯德英《迎春花》第14章:“他就又采取以防万一的想法,心想,反正是自愿的事,何必去做?”
例句我们要提高警惕,以防万一敌人来偷袭。
22、悔之晚矣解释后悔已经晚了。
出处《大宋宣和遗事》:“万一有奸邪叵测之情,陛下悔之晚矣!”
例句小沛原非久居之地。今徐州既有可乘之隙,失此不取,悔之晚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23、理不胜辞解释道理不能胜过文辞。指由于不善于推理立论,尽管文辞丰富多彩,道理并不充分。
例句无
24、事与愿违解释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出处三国魏·嵇康《幽愤》诗:“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例句不料后来事与愿违,现在这点局面小得很,应酬不开!(茅盾《子夜》十六)
25、关情脉脉解释关情:关切的情怀。脉脉:情意深长。形容眼神中表露的意味深长的绵绵情怀。亦作“脉脉含情”。
出处清·个中生《吴门画舫录》外编:“垂念故人,关情脉脉。”
26、绝圣弃知解释绝:断绝;圣:智慧;弃:舍去,抛开;知:通“智”,智慧。指摒弃聪明智巧,回归天真纯朴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胠箧》:“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