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关于描写爸爸妈妈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关于描写爸爸妈妈的成语:重生父母、寸草春晖、恩同父母、恩重如山、恩逾慈母、儿行千里母担忧、父严子孝、父母恩勤、干父之蛊、含辛茹苦、和蔼可亲、孟母三迁、母慈子孝、母以子贵、任劳任怨、茹苦含辛、升堂拜母、舐犊情深、顽父嚚母、望子成龙、无微不至、无所不至、贤妻良母、严父慈母、衣食父母、有其父必有其子、曾母投杼、知子莫若父、再生父…

1、恩逾慈母

解释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出处唐·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2、恩重如山

解释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出处宋·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拔茅以征,冒处清流之末;及瓜雨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例句他冒着生命危险把我从死亡线上救过来,对我真是恩重如山。

3、恩同父母

解释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处、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

出处唐·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伏惟神皇陛下,恩同父母,矜照恳诚,信其赤心,实有馨竭。”

例句某等众人,正欲如此,与国家出力,建功立业,以为忠臣。今得太尉恩相,力赐保奏,恩同父母。(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三回)

4、干父之蛊

解释干:承担,从事;蛊:事、事业。继承并能胜任父亲曾从事的事业。

出处《周易·蛊》:“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例句鲁迅《故事新编·理水》:“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

5、含辛茹苦

解释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出处宋·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例句他想起母亲十多年来含辛茹苦的生活所指望者,就是他,然而现在她将不再看见他的儿子了。(茅盾《一个女性》)

6、和蔼可亲

解释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例句假若有人愿意来看他,他是个顶和蔼可亲的人。(老舍《四世同堂》二)

7、母慈子孝

解释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出处《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孔传:“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例句无

8、任劳任怨

解释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汉书·石显传》:“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

例句而杨嗣昌也完全执行他的主张,任劳任怨。(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

9、升堂拜母

解释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10、舐犊情深

解释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出处《后汉书·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例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安老夫妻暮年守着个独子,未免舐犊情深,加了几分怜爱。”

11、顽父嚚母

解释指愚顽暴虐的家长。

出处《书·尧典》:“父顽,母嚚,象傲。”

例句清·颐琐《黄绣球》第23回:“有本领,遇着贤父兄自然不必说,便遇着顽父嚚母,也可以渐渐劝化。”

12、望子成龙

解释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德公望子成龙,一会想送他上英国,一会又想送他上美国。”

例句家长要有望子成龙的愿望,更要有培养和教育孩子成材的行动。

13、无所不至

解释至:到。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出处《论语·阳货》:“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例句夜间絮絮叨叨,你问我答,凡街坊秽亵之谈,无所不至。(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

14、衣食父母

解释指生活所依赖的人。

出处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

例句农民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他们盼望农民有钱就像他们盼望自己一样。

15、有其父必有其子

解释有什么样的父亲一定会有什么样的儿子。

出处《孔丛子·居卫》:“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

例句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20回:“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李太后担心的就是这个!”

16、再生父母

解释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出处《元史·乌古孙泽传》:“是吾民复生之父母也。”

例句他认为党是他的再生父母

17、曾母投杼

解释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例句联以不明,虽有曾母投杼之疑,犹冀言者不信,以为国福。(《三国志·吴书·孙权传》)

18、重生父母

解释重:重新。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出处元·杨景贤《西游记》四本一五出:“重生父母,再长爹娘。”

例句某一家骨肉皆足下所再造,虽重生父母不及此恩。”(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五卷)

19、寸草春晖

解释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例句(1)对祖国母亲,我们总怀有寸草春晖之情。(2)我是党培养的大学生,我对党总有股寸草春晖之情。

20、孟母三迁

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出处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例句陆文夫《文化沧浪宜人居》:“谁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

21、母以子贵

解释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

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例句任凭他是青楼婢妾,到得收他做了侧室,后来生出儿子,做了官,就可算的母以子贵。(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

22、父母恩勤

解释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出处《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例句父母恩勤,养我身兮。(明·归有光《招张贞女辞》)

23、父严子孝

解释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出处唐·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始见一乡之人,父严子孝,长惠幼敬,见乎词气,发乎颜色。”

24、无微不至

解释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出处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例句还是在剑波十八岁的时候,要到战斗部队去,姐姐对这将要离开自己的弟弟,照顾得无微不至。(曲波《林海雪原》一)

25、贤妻良母

解释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亲。

出处朱自清《房东太太》:“道地的贤妻良母,她是;这里可以看见中国那老味儿。”

例句在女子教育,则那里候最时行,常常听到嚷着的,是贤母良妻主义。(鲁迅《坟·寡妇主义》)

26、知子莫若父

解释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

出处《管子·大匡》:“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例句他的事,最好问他父亲,知子莫若父嘛!

27、茹苦含辛

解释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出处宋·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亿生而后成。”

例句(1)孩子住院了,妈妈茹苦含辛似的,茶不思,饭不想。(2)宛如文明的社会里,忽然出现茹苦含辛的蛮风。

28、儿行千里母担忧

解释儿女出门在外,母亲总是不放心。形容母爱真挚

出处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4回:“你这个冤家,在何处饮酒,这早晚方回,全不知儿行千里母担忧。”

例句清 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40回:“逢年过节,老太太时常想念,不过是儿行千里母担忧。”

29、严父慈母

解释严:严格;慈:慈爱。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

出处晋·夏侯湛《昆弟诰》:“纳诲于严父慈母。”

例句张爱玲《创世纪》:“沈太太剪得短短瘪瘪的头发,满脸的严父慈母,一切女护士的榜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