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表达很恨一个人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表达很恨一个人的成语:藏怒宿怨、此恨绵绵、大卸八块、恨之入骨、恨海难填、刻骨仇恨、不共戴天、五马分尸

1、藏怒宿怨

解释藏、宿:存留。把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里。指心怀怨恨,久久难消。

出处《孟子·万章上》:“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

例句为人要心胸开阔,藏怒宿怨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

2、此恨绵绵

解释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这种遗恨缠绕心头,永远不能逝去。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例句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此恨绵绵,曷其有极!(清·沈复《浮生六记》第三卷)

3、恨之入骨

解释形容痛恨到极点。

出处《史记·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例句那知府亦恨之入骨,一处处弄得天怒人怨,在他自己始终亦莫明其所以然。(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

4、五马分尸

解释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出处王西彦《老太婆伯伯》:“汪精卫私通外国却饶放不得,抓到时应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5、不共戴天

解释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出处《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例句这亘古未有的壮举,像一柄锋利的匕首,直刺不共戴天的死敌。”(齐怀《刑场上的婚礼》)

6、恨海难填

解释恨海:怨恨如海;难填:难于填塞。比喻怨气难平。

出处《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7、刻骨仇恨

解释永记心头的深仇大恨。

出处古华《芙蓉镇》第一章:“三面红旗底下还允许她摆米豆腐摊子嘛,哪来的刻骨仇恨?”

例句战士们热血沸腾,跃出战壕,怀着对阶级敌人的刻骨仇恨,杀声震天,与数倍于我之敌展开白刃格斗。(穆欣《北线凯歌》三十)

8、大卸八块

解释指把完整的事物分成若干小块

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35回:“豁肚子咧!要开膛咧!迟一会还要大卸八块呢!”

例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1章:“连集体的手扶拖拉机都大卸八块,像分猪肉一样,一人一块扛走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