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宾结构的成语有哪些:闭月羞花、捶胸顿足、大显身手、打草惊蛇、翻天覆地、分我杯羹、见微知著、惊心动魄、排山倒海、披星戴月、披肝沥胆、披麻戴孝、平分秋色、损兵折将、痛改前非、偷鸡摸狗、徒有虚名、吞云吐雾、枉费心机、温故知新、与虎谋皮、斩钉截铁、沾花惹草、饱经风霜、捕风捉影、扬眉吐气、引经据典
1、闭月羞花解释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
例句此时鲁小姐卸了浓装,换了几件雅淡衣服,蘧公子举眼细看,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2、捕风捉影解释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出处《汉书·郊祀志》:“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朱子全书》:“若悠悠地似做不做,如捕风捉影,有甚长进?”
例句对于捕风捉影的流言,我们切不可轻信。
3、捶胸顿足解释捶:敲打;顿:跺。敲胸口,跺双脚。形容非常懊丧,或非常悲痛。
出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我衷肠,除告天,奈天高,又不知,只落的捶胸顿足空流泪。”
例句孔明说罢,触动玄德衷肠,真个捶胸顿足,放声大哭。(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
4、打草惊蛇解释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例句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
5、大显身手解释显:表露,表现;身手:指本领。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
出处赵树理《三里湾》七:“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
例句爱唱的人,就在舞台上痛痛快快唱吧!爱种棉花的,就在连成片的土地上大显身手吧!(茹志娟《高高的白杨树》)
6、翻天覆地解释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
出处唐·刘商《胡茄十八拍》诗:“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例句真象翻天覆地的变动就快要临头了。(沙汀《兽道》)
7、见微知著解释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宋·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例句明智的人善于见微知著,从而做出科学的论断,于是便成了所谓的未卜先知。
8、惊心动魄解释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例句这部战争片中,有不少惊心动魄的场面。
9、排山倒海解释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出处《资治通鉴·齐纪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宋·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例句这种排山倒海的巨潮,是任何顽固势力所不能抵挡得住的。(邹韬奋《抗战以来·自动奋发的千万青年》)
10、披肝沥胆解释披:披露;沥: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唐·黄滔《启裴侍郎》:“沾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于死节。”宋·司马光《体要疏》:“虽访问所不及,犹将披肝沥胆,以效其区区之忠。”
例句我每遇着我所敬爱而知心的人,就喜欢披肝沥胆地畅谈。(邹韬奋《经历·初出茅庐》)
11、披星戴月解释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一的:“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例句经过二十多天披星戴月的风尘奔波,到襄阳后一定要休息几天。(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章)
12、平分秋色解释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出处《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例句这场足球赛,两队势均力敌,平分秋色,最后以1:1握手言和。
13、披麻戴孝解释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
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你也想着一家儿披麻带孝为何由,故来这灵堂里寻斗殴。”
例句我如今教他披麻戴孝,与亲儿一般行礼,一应殡殓之费,都要他支持。明·冯梦龙《喻世明言·蒋兴歌重会珍珠衫》
14、痛改前非解释痛:彻底;非:错误。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痴公子很使噪脾钱》:“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
例句在政策的感召下,他决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15、偷鸡摸狗解释指偷窃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几时是了;跟随的二位哥哥上山去,却不好?”
例句成日家偷鸡摸狗,腥的臭的,都拉了你屋里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四回)
16、徒有虚名解释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例句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
17、吞云吐雾解释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不吃五谷,后形容人吸烟。
出处南朝梁·沈约《郊居赋》:“始餐霞而吐雾,终凌虚而倒影。”
例句但我们现在只听说许多人躺着吞云吐雾,却很少见有人象外国水兵似的满街发酒疯。(鲁迅《南腔北调集·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18、枉费心机解释枉:白白地,徒然。白费心思。
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你使这般科段,敢可也枉用心机。”
例句枉费心机空费力,雪消春水一场空。(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回)
19、温故知新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例句温故知新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20、扬眉吐气解释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出处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例句只要将来做了八府巡按,妈也就可以扬眉吐气了。(巴金《家》十二)
21、引经据典解释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出处《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例句吃到这些臭东西,还要替他考证,你也忒爱引经据典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二回)
22、沾花惹草解释犹言沾风惹草。
出处《花城》1981年第5期:“对了,说她是那种逗引男人去沾花惹草的妖冶,肯定百分之百的正确!”
例句无
23、饱经风霜解释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鸡皮瘦损,看饱经风霜,丝鬓如银。”
例句人们那被晒黑的饱经风霜的脸上,显出严肃而紧张的神情。(冯德英《苦菜花》第一章)
24、与虎谋皮解释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出处《太平御览》卷二0八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例句要日本帝国主义放弃侵华野心,无异于与虎谋皮。
25、分我杯羹解释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例句咱们情同兄弟,你在此危难面前得分我杯羹
26、损兵折将解释损:损失。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指打了败仗。
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俺如今领兵与他交战,丞相也枉则损兵折将。”
例句若得太尉早来如此,也不教国家损兵折将,虚耗了钱粮。(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二回)
27、斩钉截铁解释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时。’”《朱子全书·孟子》:“君来惟是孟子说得斩钉截铁。”
例句我喜欢那种斩钉截铁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