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音乐的成语:鳌愤龙愁、巴人下里、八音遏密、北鄙之音、变徵之声、不知肉味、不绝如缕、长歌当哭、长江大河、荡气回肠、繁弦急管、夫唱妇随、抚掌击节、高歌猛进、歌舞升平、鼓吹喧阗、含商咀徵、含商咀征、含宫咀征、含宫咀徵、浩浩荡荡、黄钟大吕、击节叹赏、击节称赏、紧锣密鼓、金声玉振、金鼓齐鸣、金鼓喧阗、钧天广乐、铿锵有力、…
1、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2、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3、八音遏密:遏:阻止;密:寂静。各种乐器停止演奏,乐声寂静。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
4、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②泛指粗俗的。
5、北鄙之音: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亦作“北鄙之声”。
6、荡气回肠:荡:动摇;回:回转。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7、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8、繁弦急管: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9、抚掌击节:抚掌:拍手。击节:打拍子。①拍手为乐曲打拍子。②拍手表示非常赞赏。
10、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11、含宫咀征: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商咀征”。
12、含宫咀徵:“宫”、“商”、“徵”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商咀徵”。
13、含商咀征: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宫”、“商”、“征”均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亦作“含宫咀征”。
14、含商咀徵:“宫”、“商”、“徵”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宫咀徵”。
15、金鼓齐鸣:金钟战鼓一齐响起。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
16、金声玉振: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17、紧锣密鼓: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18、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19、扣人心弦: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20、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21、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22、鸾吟凤唱:鸾凤鸣叫相和。比喻优美的乐曲。
23、鸾歌凤吹:指笙箫等乐曲声。
24、鸣金收兵:用敲锣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
25、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26、千回百折:形容文艺作品或歌声、乐曲跌宕婉转。也形容事态的发展、前进的历程弯弯曲曲,很不顺利。
27、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28、清耳悦心:耳为之清宁,心为之欢喜。形容乐曲美妙动人。
29、若即若离:若:好象;即:接近。好象接近,又好象不接近。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
30、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31、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32、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33、桑间之音:指淫靡的音乐。
34、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35、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36、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37、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38、亡国之声:指淫靡的音乐。
39、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40、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41、响遏行云: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42、箫韶九成: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
43、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44、兴云致雨:兴云:布下云彩。致雨:使下雨。神话传说,神龙有布云作雨的能力。借喻乐曲诗文,声势雄壮,不同凡响。
45、偃旗息鼓: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46、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47、一唱三叹: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48、一鼓作气: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49、一片宫商: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50、异曲同工: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51、有板有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有步调。
52、引吭高歌:引:拉长;吭:嗓子,喉咙。放开嗓子大声歌唱。
53、引商刻羽: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54、莺歌燕舞: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55、郢中白雪:指高雅的乐曲或诗文。
56、云起雪飞:如云兴起,如雪飘飞。比喻乐曲悠扬,变化有致。
57、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58、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59、周郎顾曲: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60、正声雅音:纯正优雅的音乐。
关于描写音乐的词语:阳阿薤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