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吃力不讨好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意思

吃力不讨好的成语意思:不费吹灰之力、吃力不讨好、吹灰之力、垂拱之化、荡海拔山、敌力角气、冬箑夏炉、斗智斗力、缚鸡之力、扛鼎拔山、海底捞月、撼地摇天、竭力尽能、竭尽全力、筋疲力竭、井底捞月、寒底捞月、筋疲力尽、精疲力竭、九牛二虎之力、孔武有力、劳力费心、劳而少功、劳而无功、冷灰爆豆、力困筋乏、力尽筋疲、力可拔山、力竭声嘶、…

1、拔山扛鼎: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2、不费吹灰之力: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3、吹灰之力:比喻极轻微的力量。

4、吃力不讨好:讨:求得。费了好大力气,也得不到称赞。形容事情棘手难办,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对头。

5、荡海拔山:摇动大海,拔起高山。形容人的力气非常大。

6、敌力角气:指以力气相斗。

7、缚鸡之力:捆鸡的力量。比喻体弱无力。

8、海底捞月: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9、撼地摇天:撼:摇动。使天地都抖动起来。形容力气、本领和气魄极大。

10、竭尽全力:用尽全部力量。

11、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12、筋疲力竭: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13、九牛二虎之力: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14、孔武有力:形容人很有力气。

15、劳而无功: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16、力敌千钧:敌:抵挡;钧:古代重量单位,合当时三斤。形容力气大,能抵挡住几万斤。

17、力竭声嘶:嗓子喊哑了,力气用尽了。形容拼命地叫喊。

18、力尽筋疲: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19、力可拔山:力气大得可以拔起山来,形容勇力过人。

20、冷灰爆豆:在冷灰中爆豆。比喻方法不对,白费力气。或比喻事情凭空突然发生。亦作“冷锅中豆爆”。

21、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22、日久见人心:日子长了,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为人怎样。

23、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24、手无缚鸡之力: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

25、水中捞月: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26、手到拿来:指不费力气就能将必须擒拿的人捉到。

27、水底捞月: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同“水中捞月”。

28、水底摸月: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同“水中捞月”。

29、踏破铁鞋:比喻为找某种东西历尽困难,花费极大的力气。

30、无为而治: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31、无所事事:事事:前一“事”为动词,做;后一“事”为名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32、形容枯槁:枯槁:枯萎,枯干。身体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黄。

33、精疲力竭:竭:尽。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

34、铁杵磨成针: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35、扛鼎拔山: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36、天下太平:处处平安无事。指大治之世。

37、疲精竭力:疲:疲倦;竭:尽。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

38、踏破铁鞋无觅处:觅:寻找。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39、探手可得:探:向前伸出。一伸手就可以得到。形容不费力气

40、水底捞明月:到水底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41、寒底捞月:捞:从液体中取物。从井底捞月亮。比喻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42、无缚鸡之力:缚:捆,绑。双手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虚弱或力气小

43、斗智斗力:斗;争斗;智:智慧,聪明;力:气力。用智谋来争胜负,凭力气分胜负

44、力困筋乏:困:劳倦;乏:疲乏。用尽了全力

45、努筋拔力:努:用力伸出;拔:超过。凸出青筋,使尽力气。形容竭尽全力

吃力不讨好的词语意思:垂拱之化、冬箑夏炉、竭力尽能、井底捞月、劳力费心、劳而少功、力能胜贫、气竭形枯、十不得一

词语解释

1、井底捞月:捞:从液体中取物。从井底捞月亮。比喻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2、力能胜贫:力:力气,引申为勤劳。勤劳肯出力气可免于贫穷。

3、劳力费心:指耗用力气,苦费心思。

4、劳而少功:少:不多。花了力气却只收到微小的效果。

5、十不得一:十件事中,没有一件是成功的。比喻费很大力气也没有收获。

6、垂拱之化:垂拱:垂衣拱手,比喻无所事事,不费力气。旧时形容无为而治,天下太平。

7、气竭形枯:竭:尽;枯:枯槁。力气用尽,形容枯槁。形容病人生命垂危的样子。

8、竭力尽能:竭:尽;力:力量;能:能力。使出全部力气与能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