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表达持之以恒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表达持之以恒的成语:持之以恒、滴水穿石、急于求成、积善成德、积土成山、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坚韧不拔、精卫填海、跨者不行、立场不稳、驽马十驾、勤学苦练、日进有功、绳锯木断、世上无难事、始终如一、始终不渝、水滴石穿、铁杵成针、铁杵磨针、学而不厌、有始有终、愚公移山、自始自终、百折不挠、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矢志不渝

1、百折不挠

解释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例句汉阳民军总司令黄兴,系湖南长沙县人,向来主张革命,屡仆屡起,百折不挠。(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回)

2、滴水穿石

解释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例句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应该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3、积善成德

解释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出处《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4、急于求成

解释不顾一切地想马上取得成效。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例句做学问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急于求成是不行的。

5、坚持不懈

解释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例句这些都证明我们对于加强统一战线实行革命政策来进行抗日战争的这种方针,是坚持不懈的。(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

6、坚定不移

解释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记·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例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7、坚韧不拔

解释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出处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例句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们要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

8、积土成山

解释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荀况《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例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9、锲而不舍

解释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例句夫固谓一人锲而不舍,则行美于本性矣。(章炳麟《菌说》)

10、勤学苦练

解释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出处老舍《文艺学徒》:“在他的一幅作品里,四妙咸备,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奋斗不懈的精神。”

例句他的儿子听后,再不敢妄图侥幸走上捷径,经过真正的勤学苦练,终于也成为书法家。(秦牧《秘诀》)

11、绳锯木断

解释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例句功夫不负苦心人,只要功夫到了,定能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取得可喜成果。

12、矢志不渝

解释表示永远不变心。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例句高云览《小城春秋》第17章:“她爱的是四敏!矢志不渝的爱着。”

13、始终不渝

解释渝: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例句区区之心,唯以地方秩序为主,以人民生命财产为重,始终不渝,天人共鉴。(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九回)

14、始终如一

解释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出处《荀子·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

例句吾观关胜义气凛然,始终如一,军师不必多疑。(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

15、学而不厌

解释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出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例句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16、有始有终

解释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出处《论语·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魏书·袁翻传》:“伏愿天地成造,有始有终,矜臣疲病,乞臣骸骨。”

例句同学之间要有始有终地保持友好关系。

17、愚公移山

解释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出处《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例句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18、自强不息

解释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例句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必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19、自始自终

解释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十:“先皇帝与汴军校战,自始至终,马数才万。今有铁马三万五千,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养卒练士将帅之不至也。”

20、铁杵成针

解释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例句无

21、持之以恒

解释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例句学习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就能取得好成绩。

22、精卫填海

解释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出处《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例句治理改造大自然,要有精卫填海的顽强精神。

23、驽马十驾

解释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出处《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例句学习上要有驽马十驾的精神

24、水滴石穿

解释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出处《汉书·枚乘传》:“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例句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

25、世上无难事

解释天下没有难事。

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第九卷:“世上无难事,人心自不坚。”

例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

26、立场不稳

解释对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不能持之以恒

出处古华《芙蓉镇》第三章:“他们是立场不稳,爱憎不明,敌我不分。”

例句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正在有情无思间》:“这说明我的立场不稳,认识模糊,以十分不严肃的态度,对待国家政策。”

27、铁杵磨针

解释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处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

例句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并获儿童书法奖。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才使铁杵磨针的。

28、跨者不行

解释跨:跨步前进。跨步前进的人不能走长路。比喻急于求成的人,难以持之以恒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第24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表达持之以恒的词语:日进有功

词语解释

1、日进有功:日:天;进:上进;功:成就。天天上进就会成功。指学术、技艺的成就是在持之以恒的勤学苦练中取得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