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老丢东西的成语:哀感顽艳、哀而不伤、爱莫能助、暗送秋波、黯然失色、黯然神伤、百无聊赖、百爪挠心、不上不下、不动声色、不情之请、不翼而飞、不能自已、不露声色、丢三拉四、迷迷糊糊、头昏眼花、萎靡不振、无精打采、心猿意马、白头如新、班荆道故、不分彼此、不足为奇、不近人情、大惊小怪、丢三落四
1、哀而不伤解释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处《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例句她喜欢打扮,愿意有朋友,可是这都不过是一些小小的、哀而不伤的、青春的游戏。(老舍《四世同堂》四十三)
2、爱莫能助解释爱:爱惜;莫:不。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出处《诗经·大雅·烝民》:“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例句这件事我的确爱莫能助,请你多加原谅。
3、黯然失色解释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出处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然,失色貌”
例句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秦牧《艺海拾贝·〈最后的晚餐〉》)
4、暗送秋波解释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出处宋·苏轼《百步洪》诗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例句对张(作霖)则暗送秋波,对曹(锟)尤密切勾结。(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四回)
5、黯然神伤解释指心神悲沮的样子。
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女更黯然神伤,泫然流涕。”
例句这个满脸胡须的中年人,扫头看见了船尾妇妇,黯然神伤的目光突然发亮了。从维煕《遗落在海滩上的脚印》
6、白头如新解释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出处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例句而八年之间,语言不接,吉凶不相问吊,反有白头如新之嫌。(宋·陈亮《与应仲书》)
7、百无聊赖解释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出处汉·蔡琰《悲愤》诗:“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例句在百无聊赖中,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鲁迅《彷徨·伤逝》)
8、班荆道故解释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
例句一次邂逅相逢,一次班荆道故,竟使一位艺术殉道者在冥冥里忽闻天籁,于混沌中顿悟禅机。”(李存葆《伏虎草堂主人》)
9、不动声色解释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例句他也不动声色,勤勤慎慎办他的公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10、不分彼此解释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
出处宋·陈亮《谢安比王导论》:“一切以大体弥缝之,号令无所变更,而任用不乏其人。”
例句他就是我,我就是他,我俩原是不分彼此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回)
11、不近人情解释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出处《庄子·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例句大人先问自己真情怎样?还说我恐吓,实太过不近人情。(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二回)
12、不露声色解释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出处《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好以甘言啗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
例句你看它,埋没地下,不露声色,生命的每一秒种都在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苦斗。(曹石《根的情操》)
13、不能自已解释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出处唐·卢照邻《寄裴舍人书》:“慨然而咏‘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因泣下交颐,不能自已。”
例句王朔《我是你爸爸》:“每每肝肠寸断,潸然泪下,于伤心动情处不能自已。”
14、不足为奇解释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
出处宋·毕仲游《祭范德孺文》:“人乐其大而忘其私,不然则公不足为奇。”
例句这些都是小事情,不足为奇,不过偶然想到,举例而已。(《鲁迅书信集·致李霁野》)
15、大惊小怪解释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的事情过分惊讶。
出处宋·朱熹《答林择之》:“要肱把此事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例句兄弟,休要大惊小怪的,则他便是杨衙内,是个有权有势的的。(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
16、丢三落四解释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咱们家没人,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例句老年人记忆力衰退,做事常常丢三落四,年轻人应体谅。
17、头昏眼花解释头脑昏晕,眼睛发花。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一回:“瞿耐庵到任不多几日,不要说别的,但是本衙门的开销,什么差役工食、犯人口粮,他胸中毫无主宰,早弄得头昏眼花,七颠八倒。”
例句无
18、萎靡不振解释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出处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失。”
例句我们应该扫除这里的萎靡不振之风,好好地大干一场。
19、无精打采解释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小红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只得悄悄向潇湘馆,取了喷壶而回,无精打采,自向房内躺着。”
例句这时候贾大少爷见人家的条子都已到齐,瞧着眼热,自己一个人坐在那里,甚觉无精打采。(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四回)
20、心猿意马解释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例句俺从今把心猿意马紧牢拴,将繁华不挂眼。(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
21、不上不下解释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两难。
出处《庄子·达生》:“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
例句鲁迅《野草·死后》:“我却总是既不安乐,也不灭亡地不上不下地生活下来,都不能副任何一面的期望。”
22、不翼而飞解释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丢失。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
出处《管子·戒》:“无翼而飞者声也。”《战国策·秦策三》:“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例句足足的一百六十块钱就那样便不翼而飞了。(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
23、丢三拉四解释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同“丢三落四”。
出处刘白羽《一个温暖的雪夜》:“老是这样死活不顾,老是这样丢三拉四,这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
例句无
24、哀感顽艳解释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出处三国魏·繁钦《与魏文帝笺》:“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嘶,凄入肝脾,哀感顽艳。”
例句这封信却是骈四骈六的,足有三千多字,写得异常的哀感顽艳。(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一回)
25、不情之请解释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不情之请,惟君图之。”
例句我想这是大年夜,他在暖暖融融的屋里,说说笑笑正热闹,叫他冲黑冒寒送我,是不情之请。(杨绛《冒险记幸》)
26、百爪挠心解释像有一百只脚爪在抓心一样。形容人心情错综复杂,心神不定
出处姜树茂《渔岛怒潮》第14章:“那心里的滋味更不必提了,里面好似生了二十五个小老鼠——百爪挠心。”
27、迷迷糊糊解释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使浑浊不清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2回:“车门已硼的关上了,弄得彩云迷迷糊糊,又惊又吓。”
例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九章:“瞌睡得抬不起眼皮的庄稼人,摇晃着疲劳的身躯,迷迷糊糊穿过村中交错的小路,纷纷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