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发誓的搞笑成语:不屈不挠、海枯石烂、毫不动摇、坚定不移、恪守不渝、始终不渝、誓死不二、铁石心肠、之死靡它、指天誓日、至死不变、至死不渝、自始自终、百折不挠
1、百折不挠解释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例句汉阳民军总司令黄兴,系湖南长沙县人,向来主张革命,屡仆屡起,百折不挠。(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回)
2、坚定不移解释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记·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例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3、恪守不渝解释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例句我们对和平统一台湾的方针恪守不渝
4、始终不渝解释渝: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例句区区之心,唯以地方秩序为主,以人民生命财产为重,始终不渝,天人共鉴。(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九回)
5、誓死不二解释誓死:立下志愿,至死不变。至死也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出处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心悦诚服,誓死不二。 鲁迅《华盖集·夏三虫》
例句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心悦诚服,誓死不二。(鲁迅《华盖集·夏三虫》)
6、之死靡它解释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出处《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例句妾此生不二,之死靡它。(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
7、指天誓日解释誓:发誓。指着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
例句他指天誓日地表示愿意与之同生死共祸福。
8、至死不变解释纛:到。到死不改变(现常用在坏的方面)。
出处《礼记·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例句他效忠祖国的心至死不变。
9、自始自终解释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十:“先皇帝与汴军校战,自始至终,马数才万。今有铁马三万五千,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养卒练士将帅之不至也。”
10、至死不渝解释至:到;渝:改变。到死都不改变。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例句无
11、不屈不挠解释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出处《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不诎。”
例句一百多年来,我们的先人曾跟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2、铁石心肠解释心肠硬得象铁和石头一样。形容心肠很硬,不为感情所动。
出处唐·皮日休《宋璟集序》:“宋广平刚态毅状,疑其铁石心肠。”宋·苏轼《与李公择书》:“虽兄之受我厚,然仆本以铁石心肠待公。”
例句如果再不给你回信,那简直是铁石心肠了。(闻一多《给臧克家先生》)
13、海枯石烂解释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出处宋·王奕《法曲献仙音·和朱静翁青溪词》:“老我重来,海干石烂,那复断碑残础。”
例句汝要说我降,除非海枯石烂。(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
14、毫不动摇解释丝毫也不会改变意志
出处毛泽东《愚公移山》:“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
例句丁玲《风雨中忆萧红》:“然而却需要阿底拉斯的力背负着宇宙的时代所给予的创伤,毫不动摇地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