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写一个人阴险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描写一个人阴险的成语:佛口蛇心、诡计多端、借刀杀人、居心不良、居心叵测、口是心非、口蜜腹剑、两面三刀、皮笑肉不笑、人面兽心、笑里藏刀、心口不一、包藏祸心、阴险狡诈

1、佛口蛇心

解释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诸佛出世,打劫杀人,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

例句我面貌虽丑,心地却是善良,不似你佛口蛇心。(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回)

2、诡计多端

解释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形容坏主意很多。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绪曰:‘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

例句只为他诡计多端,生相凶恶,大家送他绰号,叫做李“鬼子”。(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

3、借刀杀人

解释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出处明·汪廷讷《三祝记·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无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例句凤姐虽恨秋桐,且喜借他先可发脱二姐,用借刀杀人之法。(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

4、居心不良

解释居心:存心;良:善。存心不善。指内心存在着恶意或阴谋。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

例句讵料它们居心不良,渐渐变坏。(丰子恺《口中剿“匪”记》)

5、居心叵测

解释居心:存心;叵:不可;测:推测。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

出处都是这一个狗才设计骗将出来,以为自己富贵之地,是以吾阁部为奇货,居心叵测,天理不容。 清·洪楝园《县嶴猿·归神》

例句他是个居心叵测的家伙,要多加提防。

6、口蜜腹剑

解释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例句这厮口蜜腹剑,正所为慝怨而友者也。(明·王世桢《鸣凤记》第二十五出)

7、两面三刀

解释比喻耍两面派手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岂知他有两面三刀,向夫主厮搬调。”

例句你这“两面三刀”的东西,我不稀罕。(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8、皮笑肉不笑

解释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出处巴金《秋》十九:“王氏看见陈姨太的粉脸上皮笑肉不笑的神情,知道陈姨太在挖苦她。”

例句无

9、人面兽心

解释面貌虽然是人,但心肠象野兽一样凶狠。形容为人凶残卑鄙。

出处《列子·黄帝》:“夏桀、殷纣、鲁醒、楚穆,状貌七窍皆同于人,而有禽兽之心。”《汉书·匈奴传赞》:“被发左衽,人面兽心。”

例句大虫见了“兽面人心”的既不敢伤,若见了“人面兽心”的如何不啖。(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

10、笑里藏刀

解释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

出处《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要权,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

例句他把我丕的来药倒,烟生七窍,冰浸四稍,谁承望笑里藏刀,眼见的丧荒郊。(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二折)

11、心口不一

解释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出处《醒世姻缘传》第八十二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

例句我竟失态到这地步,但我仍然心口不一的。俞天白《危栏》

12、包藏祸心

解释包藏:隐藏,包含;祸心:害人之心。心里怀着害人的恶意。

出处《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例句初与我为客侣,不意包藏祸心,隐我血赀,悍不还,今愿得而甘心,何父之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柳氏子》)

13、口是心非

解释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出处《抱朴子·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汉·桓谭《新论·辨惑》:“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虽寸断支解,而道犹不出也。”

例句俺哥哥原来是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三回)

描写一个人阴险的词语:阴险狡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