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说一个人自卑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说一个人自卑的成语:唉声叹气、低三下四、灰头土脸、面有愧色、破除迷信、妄自菲薄、问心有愧、无声无息、自愧不如、自惭形秽、自轻自贱、自鸣得意、低声下气、自以为是、自暴自弃、自高自大

1、唉声叹气

解释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终日价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例句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唉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

2、低三下四

解释形容态度卑贱低下也指工作性质卑贱低下。

出处清 孔尚任《桃花扇 听稗》:“你嫌这里乱鬼当家别处寻主,只怕到那里低三下四还干旧营生。”

例句我常州姓沈的,不是甚么低三下四的人家。(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3、低声下气

解释形容说话和态度卑下恭顺的样子。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更瘦小低声下气,送暖偷寒,逢其所喜,避其所讳。”

例句宝玉背地里拉着他,低声下气,要问黛玉的话,紫娟从没好话回答。(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00回)

4、灰头土脸

解释指面容污秽。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4回:“晁大舍送了珍哥到监,自己讨了保,灰头土脸,瘸狼渴疾,走到家中。”

例句无

5、破除迷信

解释原指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现也指解放思想,扫除自卑感,树立敢想、敢说、敢干的新风格。

出处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要破除迷信。不论古代的也好,现代的也好。”

例句我们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大胆改革。

6、妄自菲薄

解释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例句单靠这几个人办不出什么大事。但对于自己,荪甫从来不肯“妄自菲薄”。(茅盾《子夜》三)

7、自暴自弃

解释暴:糟蹋、损害;弃:鄙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出处《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例句读书人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可是那些工人却多么坚强呵,多么勇敢呵!(欧阳山《苦斗》五三)

8、自轻自贱

解释贱:藐视。自己看不起自己。多指自己降低身份。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二:“又且他家差老园公请你,有凭有据,须不是你自轻自贱。”

例句他因为工作多次失误,便自轻自贱起来,这怎么能行呢?

9、自愧不如

解释弗:不。自己惭愧不如别人。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明日徐公来,熟视之,自以为不如。”

例句在那地方,圣裔们繁殖得非常多,成着使释迦牟怪和苏格拉底都自愧不如的特权阶级。(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10、自高自大

解释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例句人要是自高自大,瞧不起别人,就不能进步。

11、自鸣得意

解释鸣:表示,以为。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姊妹相逢无他语,惟各以阃威自鸣得意。”

例句李欣学习有了进步,便自鸣得意,这种态度是要不得的。

12、自以为是

解释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出处《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例句世人往往自以为是,自夸其能。(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

13、无声无息

解释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出处《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例句浩然《艳阳天》第66章:“锯末子纷纷扬扬,像小雪花似的无声无息地落下来。”

14、自惭形秽

解释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渐愧。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例句她自惭形秽般只呆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不敢发一言。(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

15、问心有愧

解释愧:惭愧。问问自己觉得有感到惭愧的地方

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31回:“只是我自己问心有愧,便觉得不好。”

例句王朔《修改后发表》:“并没林一洲的干系,可他还是立时瘟头瘟脑,似乎骂了瓷缸子,他这捏瓦盆的也跟着问心有愧。”

说一个人自卑的词语:面有愧色

词语解释

1、面有愧色:愧:惭愧。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形容有所内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