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以后不相信别人了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以后不相信别人了的成语:半信半疑、不置可否、将信将疑、满腹狐疑、满腹疑团、难以置信、三缄其口、疑神疑鬼

1、不置可否

解释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

出处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

例句吴荪甫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转身就坐在一张椅子里。(茅盾《子夜》十)

2、难以置信

解释不容易相信。

出处马克·吐温《竞选州长》:“当真把我的名字牵连到这个不名誉的嫌疑上面,一时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例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简直使人难以置信这些小小的山沟山湾,怎么能承载了如此大的负荷?”

3、半信半疑

解释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出处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择,何为半信而半不信耶?”

例句尽管大家都这么说,他还是半信半疑。

4、满腹狐疑

解释一肚子的疑惑。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公子听如此说,便不好问,只是未免满腹狐疑。”

例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5章:“福堂又一次满腹狐疑地问女儿:‘你二爸他怎能知道兰花女婿的事呢?’”

5、将信将疑

解释将:且,又。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例句荣禄对他是持着戒心的,所以这番愤激之言,在将信将疑之间。(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6、三缄其口

解释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例句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三缄其口。(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7、疑神疑鬼

解释这也怀疑,那也怀疑。形容非常多疑。

出处明 徐光启《钦奉明旨条画屯田疏》:“盖妄信流传谓戾气所化,是以疑神疑鬼,甘受戕害。”

例句然而这么一来,却又使一些看文字不用视觉,专靠嗅觉的“文学家”疑神疑鬼。(鲁迅《准风月谈·前记》)

8、满腹疑团

解释疑团:许多弄不清的问题。形容心里充满了疑问。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七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地,归至怡红院中。”

例句虽然他满腹疑团,但还是接受了她的解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