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写深秋季节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描写深秋季节的成语:春华秋实、春秋笔法、春花秋月、寒蝉凄切、金风玉露、金风送爽、秋风落叶、秋高气爽、硕果累累、五谷丰登、一叶知秋、天高云淡、秋色宜人、秋风习习、秋阳杲杲、秋雨绵绵、秋风萧瑟、金桂飘香

1、春花秋月

解释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出处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例句冬天去了,春天又回来了。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里。(于漪《我与〈千家诗〉》)

2、春华秋实

解释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出处《后汉书》第五十二卷:“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

例句春华秋实,没有那浩荡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峻青《秋色赋》)

3、春秋笔法

解释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例句初意却不过贪图少写一个字,并非有什么春秋笔法。(鲁迅《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4、寒蝉凄切

解释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出处晋·陆云《陆清河集·寒蝉赋》:“于是贫居之士,喟尔相与而俱叹曰:‘寒蝉哀鸣,其声也悲;四时去暮,临河徘徊。’”

5、金风送爽

解释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出处鲁迅《孔诞祝圣言感》:“金风送爽,凉露惊秋。”

例句金风送爽,凉露惊秋。(鲁迅《述香港恭祝圣诞》)

6、金风玉露

解释泛指秋天的景物。

出处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例句清·纳兰性德《齐天乐·塞外七夕》词:“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

7、秋风落叶

解释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出处宋·洪迈《夷坚志·齐先生》:“人言秋风落叶,此真是也。”

例句无

8、五谷丰登

解释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出处《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

例句自后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物康阜,真是升平世界。(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9、一叶知秋

解释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例句老舍《四世同堂》:“看到梨枣,人们便有‘一叶知秋’之感。”

10、秋高气爽

解释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出处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例句方拟秋高气爽,遣将西征。(清·梁晋竹《两般秋雨盦随笔·史阁部书》)

11、天高云淡

解释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12、秋风萧瑟

解释有两个意思,①形容风吹拂树木发出的声音:长松千树风萧瑟。②冷落;凄凉;悲凉的气氛;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

出处本词语出曹操《观沧海》

13、硕果累累

解释本义是指秋天丰收时树上的果实茂盛的样子。现在常引申为某人的作品很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注:硕:(果实)大,丰盛。累累(léi léi阳平):形容果实茂盛的样子(结成一串串)。比喻巨大的成绩。

出处七百年来,子孙不息,人才辈出,历代科举,硕果累累。霍达《补天裂》第十三章

描写深秋季节的词语:秋色宜人、秋风习习、秋阳杲杲、秋雨绵绵、金桂飘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