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写饭菜难吃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描写饭菜难吃的成语:吃糠咽菜、粗茶淡饭、大鱼大肉、淡而无味、干燥无味、进退两难、空话连篇、枯燥无味、啮檗吞针、平平常常、平淡无味、弃之可惜、食不甘味、索然无味、味同嚼蜡、五味俱全、下不来台、犹豫不决、中看不中吃

1、淡而无味

解释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辑略》第四卷:“此工夫似淡而无味,然做时却自有可乐。”

例句庶民因其淡而无味,不及米谷之香,吃者甚少。(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

2、进退两难

解释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出处宋·李靖《卫公兵法》:“凡攻城之兵……进退又难,前既不得上城,退则其师逼追。”

例句孔明曰:“既主公在涪关进退两难之际,亮不得不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

3、空话连篇

解释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例句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4、弃之可惜

解释扔掉它未免可惜。

出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例句鲁迅《准风月谈·后记》:“因为这是一篇我们的‘改悔的革命家’的标本作品,弃之可惜,谨录全文。”

5、食不甘味

解释甘味:感到味道好。吃东西都觉得没有味道。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出处《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例句只有我觍然面目,偷生人世。所以食不甘味,麻衣茹素,稍谢罪戾。(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一回)

6、索然无味

解释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出处明 杨慎《丹铅杂录 论衡》:“盖文有以含蓄不尽为工者……说尽,则索然无味。”

例句我情愿做一回“文剪公”,因为事情和文章都有意思,太删节了怕会索然无味。(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立此存照”(三)》)

7、味同嚼蜡

解释象吃醋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出处《楞严经》卷八:“当横陈时,味同嚼醋。”

例句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8、五味俱全

解释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形容调味齐全适宜。

出处《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例句大人你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肝胆虚实,那羹本五味俱全。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9、犹豫不决

解释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周书·贺拔胜传》:“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

例句在决定这件事如何处理时,他变得犹豫不决起来。

10、粗茶淡饭

解释粗:粗糙、简单;淡饭:指饭菜简单。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出处宋·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例句连顿粗茶淡饭也吃不饱。(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

11、枯燥无味

解释枯燥:单调。形容单调,没有趣味。

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因此,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样憋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

例句因此,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样憋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12、啮檗吞针

解释檗:俗称黄柏,味苦。啮檗:食用黄檗,比喻食物之味如黄檗之苦。吞针:将针吞下,比喻食物极难入口。形容食物难以下咽。

出处唐·康骈《李使君》:“及至冰餐,俱置一匙于口,各相眄良久,咸若啮檗吞针 。”

例句无

13、中看不中吃

解释比喻外表好看,其实不中用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4卷:“却而今没蛇得弄,中看不中吃,要来无干。”

例句林斤澜《榕》:“花木瓜——中看不中吃。”

14、下不来台

解释指在人前受窘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7回:“若说外头好看,里头空虚,是我早知道的了,只是‘居移气,养移体’,一时下不来台就是了。”

例句王朔《我是你爸爸》:“刘老师在讲台上颇有些下不来台,但她还是克制住了(多有涵养)。”

15、大鱼大肉

解释指美好丰盛的饮食。形容菜肴丰盛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大鱼大肉,热酒热饭,只顾搬将出来。”

例句沈从文《贵生》:“城市里大鱼大肉吃厌了,注意野味。”

16、干燥无味

解释味:滋味,趣味。干巴巴的毫无趣味

出处艾芜《文学手册·怎样获得文学的工具》:“这首歌,前头三句都是平铺直叙,显得干燥无味,一加尾后一句,便格外明快生动起来。”

例句孙犁《欧阳修的散文》:“即如《史记》、《汉书》,有些篇章,也是干燥无味的。”

17、平平常常

解释普普通通,不值得注意,缺乏魅力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5回:“可是数十年来也不过做了一个无功无过平平常常的女子。”

例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濛濛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

描写饭菜难吃的词语:吃糠咽菜、平淡无味

词语解释

1、吃糠咽菜:糠:稻、麦等谷物的皮;菜:野菜。指吃谷糠,吞野菜。形容生活的贫困与艰辛。

2、平淡无味:本指质性平和无味。后含贬义,多指平平常常,缺乏特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