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成语概括下列成语的情感或意思:傲然屹立、赤子之心、出乎意料、大惊失色、隔岸观火、悄然无声、如鲠在喉、无声无息、忧心忡忡、语重心长、杂乱无章、朝三暮四、专心致志、自由自在、凌乱不堪、心想事成
1、傲然屹立解释形容坚定,不可动摇地站立着。
出处古华《芙蓉镇》:“抽茎了,长叶了,铁骨青枝,傲然屹立。”
例句抽茎了,长叶了,铁骨青枝,傲然屹立。(古华《芙蓉镇》)
2、出乎意料解释指出人意料。
出处毛泽东《发刊词》:“准备对付可能的突然事变,使党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损失。”
例句老朋友劝他出去一下调理也好,出乎意料的是学校竟然不准。吴晗《清华杂议》
3、大惊失色解释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出处《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例句金方伯听见不是王慕维,又自称举人,不觉大惊失色。(清·张春帆《宦海》第二回)
4、忧心忡忡解释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出处《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例句江南情形亦如此可怕吗?难道一班士大夫都不为国事忧心忡忡么?(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七章)
5、杂乱无章解释章:条理。乱七八糟,没有条理。
出处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
例句救火车开不进狭窄的弄。水桶拿不出许多。往来取水只是杂乱无章的一阵胡闹。(叶圣陶《一桶水》)
6、专心致志解释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出处《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例句不由我不专心致志搞这一套。(叶圣陶《招魂》)
7、自由自在解释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自由自在。’曰:‘见后如何?’师曰:‘自由自在。’”
例句看那些交了卷出去的人真象自由自在的仙人。(叶圣陶《马铃瓜》)
8、赤子之心解释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出处《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例句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所谓赤子之心,原不过是“不忍”二字。(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9、隔岸观火解释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出处唐·乾康《投谒齐已》:“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例句他原是在隔岸观火呀。(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
10、语重心长解释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
出处清 洛日生《海国英雄记 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例句他这些语重心长的话,深深地打劫了我的心。
11、悄然无声解释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诗:“东舟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例句二三十只皮鞋的交响曲,登时冲破巷里悄然无声的黑暗。(艾芜《咆哮的许家屯》)
12、无声无息解释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出处《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例句浩然《艳阳天》第66章:“锯末子纷纷扬扬,像小雪花似的无声无息地落下来。”
13、朝三暮四解释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例句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鲁迅《坟·灯下漫笔》)
14、如鲠在喉解释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出处汉·许慎《说文解字》:“鲠,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韦曰:‘骨所以鲠,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鲠之臣。《汉书》以下皆作骨鲠,字从鱼,谓留咽者鱼骨较多也。”
15、心想事成解释心里想到的,都能成功。多用于祝福语。
用一个词语概括下列词语的情感或意思:凌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