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人中毒的成语:人命危浅、深入骨髓、无可救药、朽木难雕、饮鸩止渴、病入膏肓、不可救药、朽木不可雕、行将就木
1、病入膏肓解释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例句吾观刘琦过于酒色,病入膏肓,今见面黄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
2、不可救药解释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例句怀疑与猜忌,难道就竟已成了他们不可救药的根性了吗?(郑振铎《桂公塘》十四)
3、人命危浅解释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例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其余部分,也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快进博物馆了。”
4、行将就木解释行将:将要;木:指棺材。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例句但老夫行将就木,只求晚年残喘。(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五回)
5、朽木不可雕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亦作“朽木难彫”。亦作“朽木不雕”。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例句无
6、朽木难雕解释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同“朽木不可雕”。
出处尚之望见便阳眠,延之发帘熟视曰:‘朽木难雕’。 《南史·颜延之传》
例句无
7、无可救药解释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例句历史无情,现在证明,他的灵魂早已无可救药,也根本不可能改造。
8、深入骨髓解释形容达到极深极重的程度。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回:“高太尉着令医人治疗,见丘岳重伤,恨梁山泊深入骨髓。”
例句无
9、饮鸩止渴解释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出处《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例句杨嗣昌的加征练饷办法是使朝廷饮鸩止渴。(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