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幻境的优美成语:海市蜃楼、九霄云外、世外桃源、天女散花、仙山楼阁
成语海市蜃楼
拼音hǎi shì shèn lóu
解释蜃:大蛤。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出处《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隋唐遗事》:“此海市蜃楼比耳,岂长久耶?”
例句第五出是达摩带着徒弟过江回去,正扮出海市蜃楼,好不热闹。(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五回)
成语九霄云外
拼音jiǔ xiāo yún wài
解释在九重天的外面。比喻无限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
例句婶娘那时怎样疼我来,如今就忘在九霄云外?(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回)
成语世外桃源
拼音shì wài táo yuán
解释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出处晋·陶潜《桃花园记》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祸乱的美好地方。
例句在这儿,在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嚣的声音。(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
成语天女散花
拼音tiān nǚ sàn huā
解释原为佛教故事:天女散花以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花至菩萨身上即落去,至弟子身上便不落。后多形容抛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
出处《维摩经·观众生品》:“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例句天女散花,缀山林之草树。(唐·宋之问《设斋叹佛文》)
成语仙山楼阁
拼音xiān shān lóu gé
解释指仙人所居住的仙境。多用于形容奇异不凡或美妙空幻的境界或景象等。
出处《史记·封禅书》:“自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
例句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唐白居易《长恨歌》